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对从美国进口的原油等产品加征10%关税。新政执行后,将对国内原油进口及石化市场产生何种影响引发业内讨论。"基于历年我国对美进口原油的依赖度较小,此举不会对国内原油的正常进口及下游石化产品的生产运营及市场形成显著影响。"这是业界的主流观点。
数据统计显示,2021—2024年我国进口美国原油分别是1147.18万吨、789.09万吨、1428.74万吨、963.97万吨,占当年进口总量比例为2.2%、1.6%、2.5%、1.7%。从历史数据来看,我国对美国原油的进口依赖程度并不高,正常年份进口美国原油数量占原油总进口量的比例约为1.5%~3%,而从俄罗斯和沙特进口的原油占比则在14%~20%。
目前,我国在对美国进口原油加征10%关税后,以当前国际原油价格来看,相当于每桶要多出约7美元的额外成本。若这一政策持续执行且后续无新的豁免条款,大概率将导致进口商显著缩减从美国的原油进口量,若政策持续执行,不排除从美国进口的原油量有完全被其他国家替代的可能性。
从进口美国原油的企业方面来看,以中石化等主营单位为主,以及延长石油的少量进口,而独立地炼企业近年来已很少进口美国原油。对于中石化而言,其旗下的中联化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商,进口原油来源地和油种选项丰富,调节能力非常强,少进口美国原油不会对其正常运营及炼厂生产构成影响;而延长石油进口的美国原油也仅作为辅助,炼厂加工主体仍是来自延长油田的国产原油,因此也影响甚微。因美国进口原油在炼化行业的原料占比不大,对其加征关税对国内炼化下游化工产品市场也不会造成多大影响。
从国内进口原油的品质来看,主要以中石化购买的轻质低硫原油为主,美国出口的原油也以轻质低硫原油资源为主,但这类原油在全球范围内的替代油种较多,因此对我国而言并不构成强依赖性。
从可替代资源来看,选项较为丰富,中东、欧洲、西非的原油皆可替代。尤其是前些年一度备受国内炼厂青睐的挪威JS原油,其品质已经接近轻质门槛,同时硫含量极低。因此虽然对美国进口原油加征10%关税,但全球可替代资源选项依然较多。
综合分析,我国对从美国进口原油加征10%关税,不会对国内原油的正常进口及下游炼厂的生产运营形成显著影响。从近期国际原油市场来看,截至2月10日收盘,WTI价格为72.32美元/桶;布伦特价格为75.87美元/桶,与1月30日价格相比均出现小幅下降。国际油价下跌的走势主要还是与市场担忧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引发贸易争端风险、进而拖累原油需求有关。国际原油市场一旦步入下行通道,对国际、国内石油化工市场的“骨牌效应”均会出现。
免责声明:
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版权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