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的国际石油市场是值得关注的。首先,一年前的2014年6月是国际油价取得近期高点、而后掉头下降、市场转熊的开始,油价经过半年腰斩过半。其次,6月5日,欧佩克半年度的部长级会议宣布未来6个月继续维持3000万桶的日产量目标不变,决议同市场预期完全一致,随后美油、布油分别上涨约2%。这同半年前欧佩克部长级会议宣布原油日产量将保持在3000万桶水平不变的决议后,原油期货价格应声暴跌10%形成鲜明对照。
再次,6月30日本是伊朗核谈判达成全面协议的最后期限,伊朗或将解除2012年以来美国和欧盟的制裁,重返国际石油市场。但是,最近伊朗议会出于对军事机密和国家安全的担忧对核谈判施压,为全面协议能否如期达成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因素。6月30日,美国代表团又宣布将伊朗核谈判临时协议延长至7月7日,为未来石油市场供应的不确定性保留了进一步想象的空间。这些都意味着,分析和判断国际油价的近期走势还需更全面和谨慎的思考。
谁是搅局者?
以美油2008年7月见顶、2009年2月见底为起点看,可以说,从2010年底或2011年初开始,国际油价大致进入了在100美元上下波动10%的价格范围。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去年6月至今年1月的价格暴跌腰斩呢?可以说,典型的基本面观点和阴谋论观点都是故事的某个侧面和部分情节。现在最清楚不过的是以沙特为代表的欧佩克貌似要跟美国页岩油企业死磕到底。是沙特不满意国际油价?当然不是。去年11月欧佩克半年度会议不减产的决议一出油价便暴跌,肯定是意料之中。今年会议继续维持不减产的目标很清晰,目的很明确,就是针对美国的页岩油,沙特要的是市场份额。去年11月沙特石油部长纳伊米就曾亲口说过,欧佩克应该维持产量以保护市场份额不被美国不断增长的页岩侵占。毕竟,欧佩克市场份额已从上世纪的一半以上萎缩至目前的三分之一左右。如此看来,那些谈限产保价思路的人绝对是错判了形势,对于页岩油和替代能源给欧佩克带来的现实冲击和潜在威胁没有给予足够的认识。可以说,去年6月至今,国际石油市场上演了一个复仇故事,是沙特制造了油价的下跌,但却是美国的页岩油首先打破了全球石油利益格局。
回顾近年来,包括2008年油价高企时沙特的言论可以发现,沙特最为关心的是长期的市场需求稳定,希望以合理的价格为基础,实现足够的石油收入。相对于美国、中国、欧盟等进口国追求供应安全,对于需求安全的追求反映了沙特对于世界能源趋势的判断和自身利益的理解。
这次,在沙特看来,在持续几年的100美元高油价水平下才有页岩油打破了旧有的市场平衡,美国的页岩油企业是边际产能;同时,页岩的开采成本更高,抵抗油价下跌的能力更脆弱,所以要进行价格战。按照这个逻辑,沙特与其减产,不如保份额的策略是合理的。经过半年时间,价格战算是初见成效。壳牌、BP等石油公司推迟和缩减了投资,三大油服公司收入锐减,有报告称,全球油气行业自油价在去年夏季开始下跌以来已裁员接近10万人。今年上半年以来,不论从美国页岩油主产区原油产量,还是全美原油产量来看,都出现了小幅下降。不彻底消除其美国对手重新增产的能力,沙特决不甘心罢手。那么,去年年底和今年6月的欧佩克维持产量决议还只是其捍卫市场份额的第一步,短期内未必改变,更不要说回到30年前限产保价自绝财源的老路。
沙特的算盘无非是要凭借自己的成本优势,左右着家底总体上不如沙特的欧佩克共同对抗美国页岩油企业对其市场份额的侵占。毕竟,沙特的理解是,边际产能是你美国的,那就让美国页岩油气产量决定油价,也决定页岩油企业的存亡。
油价谁说了算?
其实,以沙特的实力、其对美国页岩油供应的理解和以上的逻辑,只要能坚持足够的时间,夺回市场份额并将油价保持在理想的位置是不难的。不过,世界总是没有预想的那么简单。
事实上,虽然北美的页岩投资、在钻钻机数量都在减少,但页岩油并未真正大幅减产,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推动下,开采效率逐步提高,原油开采成本显著下降约20%。这是欧佩克始料未及的。而要说欧佩克是否已经开始夺回了一些市场份额,还为时过早。
沙特看对了一点,北美页岩油企业是边际厂商,他们应当扮演产量调节的角色。但技术领先的页岩油企业将不再是接受油价,让增产等同于自杀。相反,页岩油成本或许即将成为决定国际油价的重要决定因素。
过去一年的国际油价就是一个复仇故事,压裂技术的出现、应用和效率的提高是整个故事的关键线索。这导致了以石油依赖为纽带的沙特和美国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更进一步改变了欧佩克在石油行业的地位。现在离今年年底的欧佩克大会还有大约5个月,到时候能否继续维持产量现在根本无法预测。多数欧佩克成员国需要更高的油价来维持政府预算平衡,这也包括带头大哥沙特自己。欧佩克,还是北美页岩油企业,谁更脆弱终究会有答案。
回顾一下,这个故事讲述的是美国油气开发的应用技术和成熟金融市场的制度安排改变了世界石油行业的格局,导致旧有秩序发生改变。资源的稀缺性受到具有偶然性的技术突破的致命一击,欧佩克或许已是英雄垂暮。如果和平共处、共生共栖才是均衡,油价早晚要回到主要利益相关者都能安心度日的水平。毕竟,国际油价是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