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危化品物流网!www.hcls.org.cn
12个预防控制事故的原理,你会几个?
2016-07-04   【打印【关闭】

    在广为人知的杜邦公司十大安全理念中,有一条叫做“一切事故都可以避免”。该理念,几乎算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最高追求。

        然而,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的,尽管安全工作者都推崇“一切事故都可以避免”的理念,但面对国内外屡屡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安全工作者难免产生疑惑——所有事故真的都可预防吗?

        要预防事故,首先需要学习、掌握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原理,下面和大家分享12种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工程技术原理。

        一、消除潜在危害原理

        即在本质上消除事故隐患,这是一种理想的、积极的、进步的事故预防措施。其基本做法是以新的系统、技术和工艺代替旧的系统、技术和工艺,以达到从根本上消除事故的目的。

        例如:用不可燃的材料代替可燃材料;改进机械设备,消除人体操作对象和作业环境的危险因素等。

        二、降低潜在危害因素数值原理

        当系统危险不能根除时,尽量降低系统的危险程度,从而降低事故发生时后果严重程度。

        例如:手电钻工具采用双侧绝缘措施;利用变压器降低回路电压;在高压容器中安装安全阀、泄压阀以控制危险发生等。

        三、冗余性原理

        即通过多重保险、后援系统等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系数,增加安全余量。

        例如:增加钢丝绳强度;飞机安装双引擎;系统中增加备用装置等。

        四、闭锁原理

        即在系统中通过一些原器件的机器联锁或电气互锁,作为保证安全的条件。

        例如:冲压机械的安全互锁器,金属剪切机室安装出入门互锁装置,电路中的自动保安器等。

         五、能量屏障原理

        即在人、物与危险源之间设置屏障,防止意外能量作用到人体和物体上,以保证人和设备的安全。

        例如:如建筑高空作业的安全网,反应堆的安全壳等,都起到了屏障作用。      

        六、距离防护原理

        当危险和有害因素的伤害作用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弱时,应尽量使人与危险源距离远一些。

        例如:接触噪声源、辐射源等危险因素的工种,可采用扩大距离以减轻职业危害,此外还有化工厂远离居民区,爆破作业时控制危险距离。

        七、时间防护原理

        将人暴露于存在危险或职业病危害因素环境中的时间缩短到安全程度内。

        例如:接触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噪声、放射性物质的工种,缩短其单次接触的时间。  

        八、薄弱环节原理 

        即在系统中设置薄弱环节,以最小的、局部的损失换取系统的总体安全。

        例如:电路中的保险丝、锅炉的熔栓、煤气发生炉的防爆膜、压力容器的泄压阀等,它们在危险情况出现之前就发生破坏,从而释放或阻断能量,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

        九、坚固性原理

        这是与薄弱环节原则相反的一种对策,即通过增加系统强度来保证其安全性。

        例如:加大系统安全系数,提高设备结构强度等。  

        十、个体防护原理

        即根据不同作业性质和条件,为从业人员配备相应的保护用品及用具。

        例如:为接触粉尘作业的工人配备防尘口罩、为电焊工配备防护面罩等。

        十一、代替作业人员的原理

        即在不可能消除和控制危险、有害因素的情况下,使用工具、机械替代手工操作,以防止危险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  

        例如:使用搬运机械搬运重物,在剪切工段使用机械手代替人工抓取工件等。

        十二、警告和禁止信息原理

        采用光、声、色或其他标志等作为传递组织和技术信息的目标,以保证安全。

        例如:在存在危险或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设置安全警示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