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技部获悉,截至目前,今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42个专项1172个小项。其中558项涉及民生领域,全年获批经费103.2亿元,农林科技领域平均资助额最高,而拔得单项经费金额“头筹”的是隶属高新技术领域的中国中车,其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研发项目获资4.33亿元。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红利逐渐释放,智能制造、粮食丰产提质增效、生物医药研发等领域,将在中央财政的扶持下迅猛发展。不过,要让有限的经费花在刀刃上,仍需完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
日前从青岛市科技局处获悉,由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实施的国家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项目”,在青岛市正式启动。该项目于今年7月由科技部批准立项,分别由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开展高速、中速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中央财政经费支持4.33亿元。事实上,这只是2016年国家首批重点研发计划“落地生根”的一个缩影。
科技部国家科技系统服务平台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16年重点研发计划已申报审批完毕,共设立了42个专项、1172个项目,涉及社会发展、高新技术、农林科技、基础研究和基础配套等五大领域。在上述1172个项目中,有70个项目未发布资助经费额度,剩下1102个已发布资助金额的项目,共获得中央财政资助总经费超过278.2亿元,单项平均经费2525万元。
具体来看,社会发展领域不管从专项数、立项的项目数、还是从承担项目的机构和获批的经费额度都是最多的,分别为14项、558项、212家和103.2亿元。而单项经费最高值出现在高新技术领域中国中车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研发项目。五个领域中,农林科技领域项目资助明显增加,其平均值和中位值都显著高于其他四个领域。
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李红军博士表示,从2016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的项目来看,国家特别重视在民生和健康方面的科学研究,47%的项目和37%的经费都投入了社会发展领域。高新技术领域集聚了大量的高尖端科技,单项投资大,需要集中优势力量重点投入,例如先进轨道交通的六个项目总经费12.26亿元,平均每个项目2亿元;新能源汽车的平均经费也超过5000万元,凸显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扶持力度。未来,包括智能制造、粮食丰产提质增效、生物医药研发等领域,在中央财政的扶持下势必迅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