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乐 G7易流华南 总经理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代表G7易流和大家分享。
在分享前先简单介绍公司。G7易流实际是两家公司,在2022年由G7和易流两家公司合并,两家公司在十多年的时间分别在公路运输数字化行业深耕,合并一起后叫G7易流。我们现在有超过4万家客户,包括比较大的货主企业、运输公司和车队企业。物流公司连接的设备除了车上的IOT设备,还有场站、仓库以及各种各样的包装箱或门店等应用场景,现在连接的设备也已经超过800万台。G7易流从车队管理做起,现在产品线相对比较丰富,比如数字能源、网络货运、数字保险以及系统实现业务过程中的全链条解决方案。我们面临的行业相对较多,物流行业虽然都是拉货的,但是每个具体场景都不同。除了服务化工行业以外,在大宗煤炭包括钢铁、快消等多个领域都进行了覆盖。
很多客户不知道G7易流具体做什么,因为我们的产品线相对丰富,用一张图介绍主要产品。公司产品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订阅式服务,相当于装我的设备,我给你提供软件服务,按年付费,运营场景围绕着安全、温度、位置、冷链帮等,助客户解决在经营管理上的应用场景。第二类业务是交易服务,有网络货运、数字保险、数字能源,这些业务场景不按年缴费,可能每天/每小时/每分钟进行数据交付,大量的数据来源于底层的IoT数据平台,中间经过算法转化成客户实际应用场景进行管理。服务的客户有大型货主,还有不同行业的中小货运公司。
平台连接车辆数超过430万台车,每秒都在和平台进行交付,每一次闪动的点都是一辆车或者一台IOT设备,通过数据交互的方式描述每一次事件的产生,这个事件就是在给客户做业务管理。我们有非常多的数据,也发布了G7易流货运指数,包含货量、运价,在疫情后2023年、2024年有部分好转甚至有些业务场景可能超过2022年的水平,但和之前的业务还有一点差距。
不管是大的货主企业还是中小物流公司在市场有超过15%和18%的效率提升,去年经营效率也有20%的提升。大家也很难想象这些企业在这么艰巨的条件下到底怎么提升?但确实做到了。我们看到不管是从经营管理颗粒度、服务客户的技术,还是产品模式都在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把这15%做得比较好的优秀客户进一步打开,从两个维度看物流公司:一是收入角度,另外是利润角度。如果收入和利润都实现量利齐增,那他们是先进货运经营者,但这只占比较少的一部分,还有比较大的一部分目前比较困难。
过去我们认为如果一个企业把规模做大了或者搞定了一两个客户,只要上车可能就有利润,但是今天和过往已经不一样了,这15%做得比较好的企业是怎么提升?为什么还有利润?我们也总结了四个方面。
第一是安全经营。安全经营不光是从车队安全运营,也有在途的安全管理、物流企业的经营、符合政府监管如税务监管,现在和过去的监管环境、业务结构都不一样,可能事情不多但是出了事情就会出现致命伤害。
第二是成本控制能力。过去物流公司对于过程中的运作成本并没有管理那么细致,甚至企业经营情况时间也按照项目完结或者按照月度等不同维度。但现在这部分优秀企业已经把成本管控到了每天、每一趟、每一个线路。
第三是拿货能力。运作服务能力的提升,就有更高能力去获取更高的订单,给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也能够赢得客户信赖。
第四是调度能力。很多企业除了有自有车以外,还有承运商、比较多的社会化运力,如何控制好运力?成本是否合格?运力结构是否合理?这也是比较关键重要的。
讲到安全,我们根据不同的行业场景也做了一些分析,不同行业因为运作场景不一样,风险也不一样。比如城市配送经常穿梭于城市,而且现在城市配送的货拉拉或者面包车取消了承运资格证,而且城市路况比较复杂,所以事故更多的是在城市刮蹭,但事故不太大。在长途干线的业务场景作为消费者要求更高,客户希望今天下单明天就要到,所以对于物流公司和司机的要求相对更高,物流公司针对成本压力可能会有双假变单假、停人不停车等情况,也会造成比较多的疲劳驾驶场景。化工行业因为是特种作业,这两年关于化工行业事故类型占比较多的是侧翻。所以不同行业场景不一样,需要的解决方案也不一样。我们过去分析很多事故,70%的事故都来源于30%的高危司机,所以我们也想把这30%的高危司机首先通过科技手段找到,不断通过比较好的方法去影响,投入比较大的精力去管理这部分高危司机人群。因为化工行业比较特殊,政府监管也比较严格,企业在安全管理落地上也参差不齐,所以安全管理也是管理中比较重要的一环。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也有一整套完全的安全管理解决方案,我们的安全方案从四个层次解决安全管理:从硬件数据采集,通过算法支撑,再到平台管理,最终进行安全服务。第一层大家的做法可能都一样,每家公司需要通过硬件拿到实时数据,我们也提供了多种端口数据采集,每个IOT数据的采集信息非常齐全(行驶安全、货物安全) 都有对应的采集端口。第二层是算法层,除了在硬件的车机端有算法以外,我们在云端也有,本地也会有算法场景,能够通过多重算法立刻识别风险,去做前期运算管理。因为我的数据量足够多,也可以通过我们的算法标注风险地图。换句话说今天给货派了单,除了知道在哪里,在出车前就告诉他哪里有风险路口、哪里有弯道、哪里有事件发生,在出发前除了做提前告知,在行驶过程中也会去做提前预警。第三层是管理平台端,我们提供软件服务,有各种各样的功能给我们做管理,比如控制台还可以把所有数据上传到后台,通过不同的决策进行干预,涉及的决策有老板负责安全的,还有车队长以不同岗位角色做干预,不光有电脑端,也有手机端,微信小程序也可以同时下发语音、电话,及时提醒司机。但我们更想强调的是第四层次,前面三层硬件端、平台算法端、平台管理端不管用哪家服务都必然存在,我们想说在安全管理部分我们本身就有安全专家的管理团队,也是从客户的安全管理部门入职到我们公司,通过非常具体的和客户做安全管理评估。比如客户要怎么管控司机,怎么做好培训,背后还有400的团队,当车机端叫不醒司机还有专人呼叫司机,直至把他从危险驾驶行为拽回来。
最近我们给客户提供了客户内部是叫“三晒两抓”。所有人要有安全意识,意识到底怎么提高?开完会到底有没有做?怎么做?有没有管理?过去没有工具做管理,所以我们认为通过开会并不能单纯解决这个问题。
“三晒两抓”就是通过车机端采集的数据晒基于风险地图的数据、风险路段的数据,基于历史数据去晒司机的风险行为,给他做排名,基于司机的驾驶行为通过6个维度判断司机(行为)好坏。怎么抓? 过去可能车队长或者安全员给司机下一个整改签个字就没事了,到底有没有执行?执行怎么样?通过这个手段就可以看到过去司机虽然发生了不安全驾驶行为,到底有没有改?最终结果怎么样?最后其实是抓管理动作,不止是只看司机,可能还要看安全员到底有没有管理、管理有没有闭环?这样就让前端有数据、后端有管理抓手,让我们在安全管理上更好做复盘。
前面讲到更多是安全,在物流企业除了安全以外,成本管理也比较关注。车队成本包括油成本、ETC成本占比非常大,在成本管理过程中有没有更便捷的方法呈现这些数据?能够通过数据做优化,本来利润就不高,就需要每个环节、每个成本的下降进行优化。比如有些客户在管理油耗部分直接定油就没事了,有些把一段的运输过程拆成了四段,可能有高速、红载、重驶,这样就能把所有数据更具像化展示。
成本管理以外还有比较大的是运营成本,其中业务传递中的沟通成本。过去有客服,也有车队长,也有财务,但是过去的方式是在表格或者在司机微信群沟通互动,到了月底财务可能把有运力的报表数据、财务的报表数据等拿给老板,到月底才能做评判。
对于公司运营成本我们有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如何从我接到上游的客户订单,到在途,到最终收账全流程的业务闭环管理,就是我们的财运通产品,我们叫它连接型的运输系统。为什么叫财运通?其实就是把财富和运输所有数据群不打通,在我的系统可以连接到上游客户丁大,同时也可以连接自己的设备或者外部设备把在途的所有信息放在平台展示,同时可以把安全管理、安全风险路段甚至在途异常信息放到系统。成本项基本都会用小程序或者App上传,通过OCR识别也能快速把单据情况识别出来,马上就会变成一条数据,变成我们系统里的一条记录,大大提高录入系统的效率。第二天晚上老板基本都能知道发了多少车、经营情况怎么样,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能实现线上化管理。
前面讲的基本上是面对客户提供的服务,过去十几年时间我们也有比较多的客户案例,也有越来越多的货主找我们帮助企业搭建自己的安全管理平台,也有很多像化工物流企业选择财运通系统做企业经营业务管理。
产品不多说,先看一个视频,后面还有一些客户案例向大家展示。
(视频)
视频里基本上是贵州磷化和杭州与凡的客户案例。后面还有中石化,我们也连接了他们的上下游承运商车辆位置进行安全管理。海油也是把所有承运商连接的数据结合主动安全算法进行管理升级。壳牌我们搭建了算法和IOT安全控制塔产品。恒定石化因为TMS都是我们搭建的,从下单到运输交付到回单,也有自己的自有车,也有承运商,包括车辆所有成本数据、ETC管理也都在这个系统完成。万华也是我们安全控制塔的客户,我们也有比较多的万华承运商通过使用我们的财运通做连接。除了货主以外也有比较多的物流公司和车队和我们合作,比如与凡,大家都在不同业务场景。
因为时间关系,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公司也有视频号会走访非常多的企业和车队,如果有兴趣也可以扫码关注,也有比较多的客户案例,后面就是我的微信和电话,也拉了化工行业交流群,如果愿意交流我们的展台在门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