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危化品物流网!www.hcls.org.cn
张亚涛:东风天龙危化牵引车发布会暨龙擎3.0高效智慧动力链
2025-04-28   【打印【关闭】
张亚涛  东风商用车 危化行业总监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客户,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讲东风危化行业整体解决方案。
       回顾56年来的发展,以及和长安的合并,公司要打造万亿企业,这是中央政府98家国企的责任和担当,我们现在有军车、猛士、岚图等品牌,规模已经达到5000亿。东风品牌50年来已经变成中国第一个驰名商标。
       中国的汽车企业东风见证了整个中国的重卡市场,从无到引进、从追赶到超越。从1978年看起,当时军车时代时我们的车大家都很了解。90年代“145”、“153”、“五平台”、“八平台”点燃了中国燃油车的新时代,从燃气到燃油。2006年,东风天龙的上市销量达到100万台,可靠性、经济性得到客户认可。2021年进入“国六”时代,在2019年开始与沃尔沃合资,引进了发动机、变速箱等技术,历经三代迭代,高端重卡G200、G600逐步在上市,逐步引领中国。
       在改革发展和公司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东风一直按照国家队的要求,彰显国企、央企的责任和担当,一直以科技创新持续不停技术研发。推出了天龙旗舰、天龙嵘耀、天龙XL、天锦等重卡。我们从新能源、燃油、燃气、电、氢向智能化、电动化、高端化方向发展,这是国家的要求,也是责任,也是使命。
       看我们的供应链。习总书记说得很好,饭碗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核心东西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不管是贸易战还是未来的出口,如果没有独立的技术总成将会处处受卡、处处受限,未来一定会面临比现在还艰难的环境,尤其是出口。所以我们打造了第一个自主供应链,从4.7L到5L、6.5L、9L、11L、13L,我们已经完全具备了自主供应能力,针对目前的海外形势,出口的模式采用了康明斯系列,兼顾国内与国外,兼顾了油电气。
       2024年10月10日,东风与中央电视台合作,举行了高端牵引车交付仪式。习总书记在看奥运会转播时发现所有的运输设备全都是外国车,没有中国车,这很可怕,所以前千挑万选中选择东风,是它的可靠性、经济性、高端形象点燃了中国重卡的新纪元。
       重要的重卡启动是2023年开始,中通、申通、远通这些企业开始叫“智卡”,什么概念?我们知道一辆车每年的运营里程30万里,一公里按照0.8元算,一年24万,将近4年的时间就要100万,怎么把两个司机减成一个司机?只有智能重卡。东风联合上海嬴彻科技在五年前就开始研究智能重卡,在去年终于大放异彩,去年销量达到1400车辆,截止到今年的目标运营里程达到2亿6千万公里,结果是什么?东风最好的司机搞不过重卡,就是表现一般的智能重卡都比最好的司机跑得好。原来的智能重是26到26.5个油,现在的智能重卡可以跑到24.8。我们的智能重卡从天龙到嵘耀到王者逐步升级,从L3到L4升级,这是未来降本增效的根本。
       左边车辆是东风高端智慧动力3.0车辆,右边是在陕西和宁夏刚刚交的400台的其中50台,燃气和燃油都具备极强的特性:可靠性、经济性。
       首先看经济性。中国危险品运输有短途运油场景,有100公里,也有500公里,运油场景非常复杂。今天是“内卷”时代,客户要求效率高、油耗低、服务有保障、驾乘舒适,又好又便宜,用得放心又保障。怎么办?我们要做到四点:一是车型匹配最佳;二是购车成本性价比最高;三是用车过程成本最低(油耗低、质量好、服务成本低),四是安全效率高也就是质量和可靠性。为了满足这四点,我们一直做技术的进步。
       这是最新车辆,从天龙的燃油465、490到燃气的520、540到自动挡,到13L的520、560、580全系列配备龙擎发动机,并经过半年市场验证,今天算是一个上市发布,也是一个交流。
       我们为什么说历经了三代?第一代发动机、变速箱、桥、轴强调个体的运输效率,梯队过程中高度集成和一体化控制,造成了油耗达不到国四、国五。第二步进入第二个阶段,发现单一商品不可能在全场景、全工况、全生命周期的表现最好,怎么办?我们找到第三个办法,历经两年时间做到了大数据作为依据,用AI对场景判断和工况预测达到精准,第三步实现发动机、变速箱、桥、传动轴四位一体的集成式开发和一体控制。
       我们从2019开始研究大数据,对全国107个细分市场、890条线路全部用AI大数据进行分析,分析之后把场景编类。和大家讲四个场景,一是从新疆-甘肃/青海包括甘肃到玉门东到兰州拉煤会发现,平均坡是5.7公里,但是坡度只有2-3%,要求具有稳定持续的动力输出。而从河北-山西区域平均坡3.7公里,但是坡度是4-6%,这就要求车辆运输过程要瞬时具有动力和扭矩,也就是爬坡能力。再看另外一个场景,宁波区域出门就是高速,换挡频次一公里是2.84,但是来回是重距轻回,在燃油场景下如何达到最佳经济性?另外我们发现山东东营、淄博每一公里换挡位8.2次,但是要求平顺性,因为堵车、慢,尤其在滨州、淄博车辆速度只有20多码,怎么办?车辆平顺和司机感受必须要好。这就是四种不同场景对车辆要求如何在全场景、全工况、全生命周期都要做到最优,怎么设计?
       目前针对危化品解决方案历经半年可以实现四种效果:一是确定换挡频次降低27%,司机很舒服。二是油耗减少6%,6%代表至少2个油以上,在同行业水平中我们是绝对优秀的,这是大数据分析。三是散差降低了60%,100个司机油耗和气耗之间差6-8个很可怕;第二种散差叫车辆在不同场景工况下出现大量不均匀不对等情况,第三种叫磨合里程,大家认为磨合里程是5万公里,其实现在的车辆5000公里之后可以稳如泰山、一马平川,磨合降低了。如何实现?
       首先油耗降低6%有八大技术,第一个技术动力链发动机、变速箱、桥、轴极致开发。发动机必须采用低转速、大扭矩。譬如燃气车在800转时可以实现前400的扭矩13L,这是不现实的,因为行业认为15L级在1000转到1500转达到2400扭矩。在变速箱和发动机传动过程中一定和当时的速度完全匹配;低传动轴和四边形成完美结合,是整个动力链的集成式开发。八大技术有很多,不细说,经过八大系统达到什么结果?
       中国目前车辆发动机的传动效率最高是49%,但真正在轮胎的传动效率是38-42%,一直达不到,所以造成大量动力的损失,发动机在低效区损失,变速箱和桥磨合损失,热系统大量燃烧能量有损失。不损失的结果就可以达到51%,51%的动力链的效率才是真正实现油耗降低的核心标准。
       有了好的车辆之后,如何达到智慧控制?首先是场景模拟和工况预测,我们把全国数据分析之后。第二硬件怎么投入?在一个发动机里投入了有43个传感器、45个执行器、16种发动机燃烧模式(根据场景变化)、6种不同变速箱调整模式、6种热管理系统、3种智能化辅件管理系统,是这五类结合才实现的。同时有两个东西软件要实现,第一在模拟工况时的工况比例够不够?我们把全国的工况模拟完之后发现80%是吻合的,也就是空车/重车、重货/轻货、山区/丘陵/平原识别度至少达到一定比例。第二步要把全国大部分司机操作习惯进行数字模拟并录入系统,然后把系统作为一种模拟工具录入司机在30秒内的制动、速度、油门、习惯进行判断,基本上保持在90%。软硬结合才实现的智能化管理系统。
       智能化管理系统有几个内容,第一是预见性能量管理系统,就是如何让发动机燃烧能量不损失,极致供应链有四种场景。第一种场景当要下坡时,在识别过程中立马发现它在下坡,立马进入带速空挡滑行,利用发动机缸门的热量直接动能就可以,不消耗能量的情况下可以正常行驶。第二种在紧急制动、刹车或者加速下坡的过程中,空压机、发电机、电扇快速启动,把能量进行回收作为储能。第三种当在平原的时候开始要识别速度变化,自动挡快速进行自我控制加到8挡、10挡、12挡,这时候所有发电机全部停止工作。再往后爬坡过程中会发现把剩下的动能全部到轮转机进行输出,减少能量损失。结果显示至少能够有3%的改善,因为热能量有20%没有损伤。
       再看动力链平衡性。中国一般用手动挡,但在国外自动挡的普及率达到85%,在中国刚刚起步,到目前中国自动挡平均水平不超过30%,还有70%不是自动挡。为什么?有两大原因是行业痛点也是东风痛点。第一,如果换挡速度过快会发现有顿挫感,即发动机和变速箱在调整过程中转速有速差,这时候会有震颤;第二换挡过慢情况下司机会说这么慢不升挡,所以不喜欢自动挡,同时认为自动挡没有他的经验丰富,所以喜欢用手动挡。
       中国的自动挡经历那么多的复杂变化,到目前东风才成熟了。成熟原因有三大:一是硬件实现升挡。二是发动机制动和变速箱制动同步,在挂挡等待过程中能快速缩短等待时间,得到两个结果,东风换挡平均速度只需要780毫秒,平顺性数据结果目前优化45%。三是东风的恒温技术,我们为什么要转液缓,因为经过大数据分析带液缓的车辆和同样场景下不带液缓的车辆油耗增加3-7%不等。在平路情况下和丘陵坡度不超过3%的情况下,东风的扭矩可以达到550N/m,什么概念?就是车货总重49吨的情况下,保持60-80码的速度,在2-3%的坡度情况下,上坡和下坡可以直接冲过去,只要放在恒速挡上一切都没有问题,根本不需要装液缓,DEB也是智能化控制的一部分。如果是100吨的超速重载,或者在云贵川等地区,这时候就可以加上液缓,扭矩可以达到1150马力,即100吨的情况下下坡也没有问题。
       另外东风的智能空气管理热系统。我们在系统装了空气电管理阀,它是电动的摇臂结构,有制动需求直接传递到液压机构,液压机构就直接升挡,升挡之后进气温度会增加,可以防止结冰。新疆拉煤车的时候在零下39度,中国所有的拉煤车有70%无法营运。东风如何实现?中国大部分会在发动机进气管穿个“衣服”,我们采用电热阀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去年总共2000台拉煤车,东风真正趴窝的车辆不超过100台。
       另外展示终端表现。咸阳的朋友去年8月2日买了8台车,用了之后数据显示平均油耗25L以内。平原高速重去轻回,坡度在3%的环境内就是26L。不管到西藏、新疆、广东、福建或者湖北、上海都是复合工况,这是平均气耗大概在30以内。从新疆到宁波,到东营,到淄博,我两年多的时间一直在跟车。我们定的计划叫“跟车计划”,只要卖车必须跟车,再根据他们的评价反馈到研发规划,再二次进行整改和调整。
       右边是我们好的供应商,比如缸盖集中了最精密的东西,经常缸盖烧穿、开裂,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大扭矩肯定燃烧高。原来是平均值散热,现在针对关键区和局部进行定点冷却,冷却系统可以增加300%,这样保证缸盖至少160万公里不会开裂,这就是技术的加持保证商品可靠。另外是供应商体系。
       验证花了很长时间,11000个部品、50万公里台架次实验、80万公里极限环境验证,26个省、129个线路将近投入2300万公里的实地验证,东风天龙危化牵引车龙擎3.0高效智慧动力链是非常成熟的、是值得信赖的、是可以选择的,而且会让你满意的。
       制造也是对关键的,我们实现四个方面,第一是关键力矩闭环控制,扭矩判断非常精准,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既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对企业要求非常高。第二是关键在线监测,所有零部件在线上都可以监测。第三是云端数据追溯,如果有问题知道哪个批次、哪些车辆、什么时候。第四是出厂一致性检查,这是最后一道关卡,保证每个产品是合格的,对用户负责任。
       我们向大家宣布我们做到了十大服务承诺:第一是关键总成的终身质保,危化终身质保十年也就是150万公里,最多200万公里,对于核心器件终身质保;承诺发动机、变速箱一体化集成供应链,两年内开盖只换不修,这是对质量的承诺。
       另外是服务满意度,一键呼叫、两分钟响应,高度集成效率,2024年获取中国重卡满意度调查第一名。现在的智慧控制已经可以做到判断哪个零部件在什么时候会出现损坏,需要更换维修,智能化调配零部件进行满足,这一步已经实现。
       后市场领域我们已经做了金融、服务差异化、大数据对接,不但能把车辆服务好,还有很多附带的东西要完备,这是整个生态链。我们和东营联合实现地方政府数据平台之间对接,实现标准一体化,既干净又整洁又安全,这是厂家的责任,也是使命,也是国家队56年来要打造基业常青、百年长存。所以未来将持续以客户为中心、以可靠为基石、以创新为依托,持续不断为大家提供服务,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