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危化品物流网!www.hcls.org.cn
范文姬: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相关政策最新进展介绍
2025-04-28   【打印【关闭】
范文姬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副研究员 
       各位下午好!感谢介绍,感谢邀请!根据协会的要求,我把这一年多关于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最新出台的政策向大家报告。
       介绍相关政策前,先回顾和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
       和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相关的法规和条例,有好几个正在修订,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正在修订,并且上升到危险化学品安全法,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征求了意见。虽然运输环节还有很多问题,但危险化学品和运输环节的危险货物之间的关系稍稍迈了一小步,虽然没有完全明确属于危险化学品但不属于危险货物的要按照普货运输,但里面提到了一点是“适当处理之后危险化学品可以按普货运输”,具体办法由交通运输部门出台。另外《道路运输条例》大修订近年来也一直在推动,和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相关的也有很多,比如提倡提高门槛以及优化从业人员,但涉及到近几年新业态新模式,《道路运输条例》修订难度比较大,部里一直也在积极推动。另外据我们了解《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也正在修订中。相关法律法规这几年正在大力完善。
       在上位法的基础上,主要部门规章近两年也在密集更新,如和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直接相关的危规、放规、六部委的《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但仅仅有这三个部门部例不能完全覆盖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管理要求,车辆维修要求、车辆技术档案要求等主要体现在《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里,从业人员的诚信考核要求、继续教育体现在《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里,还有《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是对动态监控人员和动态管理制度的要求。所有相关部例都要执行。
       这里还列了两个不是交通运输部门牵头的部例,一是《危险废物转运管理办法》,它明确了危险废物一旦开展了道路运输,一定要按照危险货物进行分类、编号,类似六部委的安全管理办法。这个《办法》已经发布很久,但企业没有关注,但随着标志牌的使用尤其是矩形标志牌的使用,很多企业就关注到危险废物怎么确定编号的问题。这比较复杂,但思路是对的,但是不是有简化要求,后续会进一步完善。另外《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规定》虽然是应急管理部下发,但对于危化企业也属于生产经营单位,也要逐步落实。
       和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相关的标准规范特别多。梳理起来和危险货物分类相关的最多,从一类到九类的物质都有不同要求,虽然《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第二部分有一百多页关于分类,但还有具体方法和其他配套标准。比如联合国的规章有配套实验和标准手册,是专门对化学品分类的技术要求,导致危险货物相关的技术标准特别多。另外还有包装要求,涉及到一般包装、气瓶、容器、罐体等,不同类型的技术要求也都非常多。车辆标准相对集中一些,但机动车的要求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要求以及特殊爆炸品、巨毒化学品、运油车辆的相关标准也有十多个。运输管理的要求相对少一些,重点有气瓶、清洁运输等管理要求。还有就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急管理预案等标准。这里没有写目前正在制定的危货企业自有停车场行标。
       不完全统计有130多项国家或行业标准,但这些标准虽然没有办法通过一个或多个标准集中整合,但标准变化趋势是在制定新的标准或者修订标准时一定要注重和相关标准的衔接,如果有些标准内容已经不适应现在要求,就提出相应修改意见,部分标准也正在整合。比如最新GB 21668《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安全技术条件》没有发布,最新的标准就把GB 20300整合,并且和GB 13392《危险货物车辆标志牌》的要求进行有效衔接。
       通过这几年和国外对标,我们希望能够在国际ADR基础上,通过一套标准实现与国际对标、环节衔接、责任清晰、操作可行,国内的管理体制和国外不太一样,虽然供应链是一体化,但是管理涉及到很多部门,相对有点割裂。
       从2018年发布《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以来,一直在推动国际规则国内转化的工作,第一步是发布六部门安全管理办法和《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另外进一步是修订GB 13392,虽然GB 13392标准已经开始正式实施,但近段时间在行业引起很大反响,所以借着这个机会对这个标准和目的向大家报告。
       为什么把标志灯取消,应用矩形标志牌?如果只是为了警示行车路上周边车辆,之前的标志灯完全可以,那现在为什么要改成矩形标志牌?为了发生事故时和应急救援时,第一时间判别出是空车还是重车、车上运的是多少危险货物,通过危险性识别号第一时间判断使用什么应急处置方式,所以这个牌子严格来说是给专业人士使用的,也和国际保持了一致性。另外刚刚实施时对企业有一定影响,但随着长时间使用,成本是优于标志灯的,因为最新的要求对标志牌没有使用期限要求。
       对于标志牌的使用要求,很多企业反映有点难懂,所以部里前段时间进行了常见问题解答,这里不一一展开。
       通过一个表把主要车型、单一介质还是多个介质进行了介绍。解读发布之后,有企业仍然反映表里没有写菱形标志牌在集装箱运输车辆安装时可以安装在车架上,其实是可以的,在标准中也特别明确了如果集装箱上看不到,菱形标志牌可以放在车体上。另外对于一车拉多种介质的情况,车辆车头和车尾的矩形标志牌一定是空白的。
       这是前期我们了解到的标志牌粘贴方式,左边图形是如果栏板车、厢式车等车型运了一种介质以上的货物,两侧不需要贴矩形牌,在车头和车尾只是贴一张空白标志牌,并且中间黑色的边缘线也应该没有。
       虽然现在对很多企业来说,使用标志牌专业性很强,所以受部里委托我们专门做了一个微信小程序,通过微信小程序中矩形牌、菱形牌怎么贴、主要危险性是什么、次要危险性是什么都给了示例,现在还是按照之前中间没有放中文字,后续也会进行更新,也给企业提供相关参考。
       在推动国际规则国内转化的事项上,我们现在正在申请《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JT/T 617升级强制性国标,去年5月份计划下达,正在加快编制进程中。这个标准一是会和最新的ADR 2025版相关内容进行衔接,当然因为是强制性国标,相当于技术法规,很多内容需要强制实施,所以和国情不符的内容比如隧道通行代码、安保要求可能都会相应删除,并且进一步和国内法律法规进行衔接。现在GB 12268和GB 6944在2025版也更新了,也和国内标准进行衔接。另外GB 13392在适用范围明确提到不适用放射性物品运输车辆,但放射性物品和其他类别的危险货物一样,所以通过强标会把放射性物品标志牌要求进一步完善。通过升级强制性标准,希望《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按照国际规则在行业进一步深入实施。
       大家可能还有疑问比如国内已经有了GB 12268、GB 6944等相关标准,和国际标准是什么关系?我做了对比图,左侧是联合国的国际规则,联合国规章范本适用于所有运输方式,基于规章范本通过公、铁、水、航有具体的国际规则。JT/T617是针对道路运输的ADR,GB 13392和GB 6944是转化了规章范本的内容,这两者并不冲突,但是JT/T 617和GB 12268更能适用道路运输的管理。
       第二项政策是提升企业专业化规范化管理水平,部里今年会发布《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现在已经完成征求意见,并且和应急、公安已经达成一致,上半年可能就会正式发布。《规范》是以安全为主线,把上位法所有对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的相关要求进行了整合,还整合了JT/T 911-JT/T 914四个行业标准的相关内容。交通运输部希望对于法规和标准的界限更明确,标准主要以技术方面为准,所有和管理相关的内容要偏重于通过部里的规范性文件印发,后期这个文件发布之后,JT/T 911-JT/T 914可能就会废止。
       简单报告一下《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的内容,主要包含总则、安全生产基础、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制度、运输管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附则。
       总则是一个原则性的要求;安全生产基础明确了安全生产机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会议、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和安全管理相关的基础条件;安全生产职责是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等相关职责;安全生产制度从人员、车辆对安全作业规程、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效益等几个方面进行明确;运输管理规定了基本作业、电子运单管理、联网联控要求,并对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进一步明确。
       重点提几条,一是交通运输部在落实《安全生产法》的要求下一直没有明确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标准,很多省自己出台了相关要求,这次通过《规范》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标准进行了明确,但这个标准可能和已经出台政策省份有不一致,各地可以在《规范》基础上强化相关要求。
       对于从业人员管理进行岗前安全培训等方式鼓励实际驾驶技能的测试,《安全管理办法》对培训时间也进行了明确,岗间安全生产教育培训部不得小于24学时,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覆盖全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每人每年安全教育培训不得少于24学时。另外针对安全管理人员、装卸人员、动态监控人员等主要从业人员的培训内容也进行了规定。
       在车辆管理方面,强化车辆购置、维护修理、检验检测、年度审验、注销退出等全过程技术性管理,这次对车规里的车辆技术管理人员也提了要求,但是没有强制配备,里面写的是鼓励配备,通过明确相应部门车辆技术管理工作责任,并根据车辆数量和经营类别配备车辆技术管理人员,原则上是50辆车配一人。
       交通部有发征求意见稿,目前最新稿和当时征求意见稿变化并不太大,对各个环节的安全生产规程包括应急处置、危货电子运单的管理要求、双重预防机制进一步明确。
       在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方面,现在也逐步导向提升驾驶员的专业化,从不同层面要把ADR相关内容深入到各个层面、各个要素的管理中去。去年已经发布了危险货物从业人员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和培训教学大纲,但是没有发题库和培训教材,今年上半年已经发布了题库,今年也会正式发布教材,基于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的相关内容开展相关培训可能就要正式开始实施。
       培训形式也参考国外管理要求,一是基础知识,三类从业人员都要学习。
       最后强化部门协同监管也是近几年的管理大方向,即整合相关部门监管信息力量,强化综合监管能力。交通部和公安部是从不同层面对危货企业、车辆、人员都有监管,原来信息不互通,现在通过信息整合能够提升监管能力。从2020年开始逐步在11个省份和公安开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交通安全协同监管试点工作,这项工作没有明确具体试点内容,各省份试点内容也有差异。山东特别是东营和滨州开展电子押运的试点,其他省份也有其他的试点工作。最基础的就是和公安开展了信息共享交换。
       另外应急管理部对实现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全链条的监管也非常关注,通过中石化、中石油试点了从装卸到运输环节整体链条衔接的监管,后续可能也会逐步在全国推广。
       在总结前期监管试点的基础上,很多省份特别是浙江、江苏、山东等地都开展了危险货物企业和驾驶员安全码的制度,今年另外一个重要工作是在全国统一开展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和驾驶员安全码的管理。征求意见稿刚刚发给各省,后续要在全国完善。一是杜绝省份评估指标不一致的问题,尤其是驾驶员在全国流动,也便于后续在全国的信息互认共享。另外基于“红、黄、绿”码现在融合了公安的事故和违章处罚数据,后续也有不同的监管要求,特别是红码未来和装货环节、停业学习还要挂钩。绿码也有优惠政策,比如公安禁行区域可能有优先申请权益,目的是希望以安全生产信用为导向,优化配置监管资源。
       最后一项在降本增效技术上不断推动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综合运输体系,但是危险货物的特殊性推动着一单制、一站式发展,但普货相比难度大了很多,比如危险货物认定不一致,对包装要求也不一致,在各种运输方式互认方面还有一定难度。部里通过重点货类比如动力锂电池先初步尝试,推动多式联运技术要求的标准出台,后续也会进一步推动相关政策制定。
       以上就是我的简要报告,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