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危化品物流网!www.hcls.org.cn
“最后一公里”靠什么支撑?
2014-01-08   【打印【关闭】

    前几天,上海气温跌至冰点,消费者吴娟深夜11点在易迅网买了一台取暖器,没想到第二天早上8点出门前,快递员已经出现在家门口,双手奉上包裹。

    这样的情形已成惯例。伴随电商的崛起,国内快递业也完成了从“慢递时代”到“高效时代”的转型,尤其在最难掌控的“最后一公里”配送上,甚至超越了欧美发达国家。如果把国家版图看成人体,物流是“大动脉”,快递“最后一公里”则是深入到每个角落的“毛细血管”。专家表示,随着未来物流量的提升,物流“大动脉”与快递“毛细血管”的整合将成为关键。
 
   “毛细血管”密布各角落
    2013年最后一天,上海消费者陈小姐在淘宝购买了两包农家自制桂圆干,发货地点在广东湛江的一个偏远农村,两天后货就送到了她家中。陈小姐翻查了网上的快递信息,3天时间里快件连轴转运数次,十分高效。不过,现在3天的快递时间差不多是最“龟速”了,在京东商城、易迅网等电商网站,一般都能实现“半夜下单,早上到货”的神速。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统计信息显示,去年1-11月的快递总数已经超过81亿件,预计全年快递数将超过90亿件。90亿件快递送达千万家,快递业强大的“最后一公里”是如何炼成的?韵达快递上海地区负责人认为,这与“毛细血管”的深入分布有关。以韵达快递上海地区的数字来看,过去几年,韵达的分拨中心从最早的1个增加到6个,服务网点从不到100家增加到现在的近200家,“去年以来,上海的韵达快递通过自建、合作等方式建立了3000余家标准门店,同时建立了300余家仓储服务,正是这些深深扎根基层的网点,极大地提高了快件运作效率。”
    韵达只是物流快递行业快速拓展的一个缩影,多家社会物流企业以及电商巨头的自建物流,共同织成了一张笼罩全国、深入到城乡村镇的“毛细血管”网络。从“毛细血管”出发,到“主动脉”中转,再到“毛细血管”一路畅通,完成了快递业的大发展。
 
    不能只盯“最后一公里”
    在资深物流与供应链专家杨达卿的眼中,中国快递业“最后一公里”配送在短短几年间能超越欧美国家,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但也有迹可循。“我国快递需求的变化,是流通体系催生的产物。”他认为,中国传统的供应链渠道过于分散,层层加价,物流成本因为公路收费不断增加,造成消费诉求大量转移到成本更低的电商领域,促成了电商的繁荣,反过来也催生了社会物流的繁荣,这是一种倒逼式的超越。
    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认为,在电商与快递之间,天平并不是平等的,电商把“免运费”作为营销策略,快递变成了附属品。
    “快递量的增速和快递速度上,中国已超越美国,但代价是中国所有的社会物流都扑到"最后一公里"上,只在运输和配送上创造了最大价值。这对于物流企业来说,附加值很低。”杨达卿认为,物流企业“另一只脚”应该深入供应链服务上,与制造企业的服务体系、售后体系打通,成为整个供应链中创造价值的重要一环。
 
    整合与创新将打破瓶颈
    近日,商务部副司长聂林海预测,2013年国内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有可能超过10万亿元。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预测,几年内光网络零售交易额就将触及10万亿元节点。
    在“毛细血管”布局日益成熟的今天,更汹涌的快递如何顺利送达消费者手中?很显然,一味撑大不是可行之策,整合、优化社会物流基础设施,才是再次飞跃的关键。目前,国内有两种物流发展的新趋势。一种是横向整合,代表作是马云牵头的“菜鸟网络”,形成一套开放的社会化仓储设施网络,向制造商、网商、物流快递企业等开放;还有一种是纵向整合,代表作是京东的“亚洲一号”计划,它有点类似于亚马逊模式,未来也将开放出来,承接第三方企业的物流。
    “这两种方式都是未来的方向,"菜鸟网络"重在打造生态圈,"亚洲一号"虽然相对封闭,但推进了仓储、供应链等纵向一体化服务,两者各有侧重。”杨达卿表示,如果总结这两种方向的特点,都击中了一个关键点—整合,“体量小、服务差的快递企业,终究难以搏击大市场,集约化发展、资源整合将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