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4年东莞市物流供需交流会在惠州举行,招商局物流集团、中国电子CEC深圳神彩物流有限公司等十多家物流采购商与东莞数百位物流企业代表进行了现场对接,并与部分企业签下了合作意向书。交流会由东莞市物流行业协会主办。
交流会上,物流供需双方还就“经济转型中的物流变革”主题作了深入探讨。市经信局副局长刘锦棠在会上透露,2013年东莞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47万亿元,但物流业仍然存在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龙头领军企业、产业集聚度不高等问题,因此接下来东莞物流业需要加大力度培育领军企业。
东莞物流企业达4800家
据刘锦棠介绍,东莞物流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2012年,全市物流增加值达到202亿元,约占GDP的4.5%;而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东莞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47万亿元。另一方面,去年全市港口货物年吞吐量累计首破亿吨大关,虎门港成为全省继广州港、深圳港、湛江港之后第四个跨入亿吨大港行列的港口,为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服务带动作用。
“优越的地理位置,也吸引了很多大型物流企业前来投资,菜鸟、亚马逊、普洛斯等项目相继落户东莞。”据介绍,去年18个重大物流项目全年完成投资30亿元。
同时,东莞物流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龙头领军企业、产业集聚度不高、业务长期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物流服务标准化的程度不高、品牌效应不是很强。”刘锦棠说,全市物流企业有4800家,其中268家是个体户,2012年平均纳税26.5万元,数额偏少,表明盈利能力和规模有待增强。“营业额5亿元以上的只有2家,说明东莞市物流企业盈利能力不强,尤其是同广州和深圳相比更显突出。”在他看来,东莞物流业需要培育出更多龙头领军企业,以带动整个行业的加速发展。
在东莞物流业内人士看来,整合与被整合,将是未来几年东莞物流业的主题。东莞市物流行业协会会长管金虎认为,在这个时代单打独斗已经行不通,今后比拼的是资源整合能力。“谁更擅长整合资源,谁就能脱颖而出。”他说。
应把握不同物流需求点
交流会上,物流供需双方还进行了主题对话。实际上,供需对接不畅,一直是东莞物流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大量制造企业不得不舍近求远到广州深圳进行中转,导致成本大大提高,鸿兴食品就是一个例子。
鸿兴食品营管部经理金建红对记者表示,以前该公司80%的物流业务需要到广州进行中转,导致了配送时间难以达到客户要求、中转过程中货损易发以及物流成本增加这三个问题。“如果大部分物流业务能够在东莞本土进行,这些问题就将迎刃而解。”她说,近年来随着东莞物流业的迅速发展,该公司已经逐步将70%的物流业务移回东莞,只有30%还在广深两地。然而,鸿兴食品希望最终能将9成的物流量在东莞完成,而这就需要物流业提供更强的服务能力。
这样的局面也给本地物流企业带来了困扰。“对于制造企业来说,通常最大的成本是人力成本,第二就是物流成本。”他说,近年来由于制造业自身的成本提高,不得不从各个方面削减成本,因此对物流成本的控制也更为严格。在这样的局面下,大量物流业务被广深抢走,则让本土物流企业的日子更加难过。“现在要转变观念,要能更好地服务客户才能得到发展。”蔡伟说。
在科旺网络能源总经理方旺福看来,尽管业内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只要能有针对性地把握住制造企业的物流需求点,物流企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新闻延伸
物流业应形成互补服务体系
制造业对物流成本的控制越来越严格,加上业内竞争的不断加剧,东莞物流业如何应对?方旺福认为,物流业应该形成互补的服务体系,而不是执着于同质化的竞争。“物流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和配置,切入适合自己的环节。”他说,通过彼此之间的战略合作和信息共享,能够降低成本,并将更多的货源留在东莞。东红物流董事长肖应华也认同这一点:“不同的物流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领域,应该通过合作更高效地运用资源。”
另一方面,肖应华还指出,制造企业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物流提供方。“现在的趋势是细分,当然也有部分公司是大而全,但如果是大宗货物,通过大而全的物流提供商来做成本会高很多。”他说,制造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一些小而美的物流提供方,这些企业虽然总体规模不大,但在某些专线方面运作非常成熟,而且成本也会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