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危化品物流网!www.hcls.org.cn
四人行:十三五,危化仓储变革的新起点——第五届化工物流供应链峰会
2016-08-03   【打印【关闭】
    苏清卫:感谢大会邀请我来做主持,第一次做这么高层次会议的主持人,心中诚惶诚恐,有不到位的地方,请各位多多包涵。下面请舟山世纪太平洋有限公司总经理潘胜,有请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王强,还有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沈金来沈总。有请三位!
 
    下面我们交流开始,我先起头,抛砖引玉,自我介绍一下,我是珠海恒基达鑫国际化工仓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恒基达鑫是国内第一家以专业第三方化工仓储上市的公司,在深圳中小板上市,今天这个主题,交流的是关于仓储,我们在座这边三位都是跟仓储相关。王强王总,是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中石化在这个方面是领先者,而且我私下交流了一下,中石化下属全资的企业,在座的各位工厂码头需要石化产品设计的话,可以和王总交流,客户最担心和最有需求的是两个方面,货物放到油库里面是安全的,一个是数量的安全,一个是品质的安全。当然也涉及到,我们今天在整个物流过程中,以及装卸车,装卸船的安全。今天大会也请到了沈总,SGS是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今天请来的沈总是石油化工部的专家。潘总是来自舟山世纪太平洋,舟山群岛的码头条件非常好,舟山福建以及宁波上海,特别是舟山群岛,汇集了全国最大的石化仓储的码头加油库。应该规模是最大的。我前几年去过,一个油库的规模有七八百万立方米。今天我为什么有点儿紧张呢?今天的这个会议,有几个特点,第一个,我们的主持人都非常优秀。第二个,我们邀请的专家都非常高端,有来自发改委,还有政府机构专家级的领导,还有来自企业的总经理、副总经理,非常高端的专业人才。第三个特点,我们物流峰会,涉及的面非常广,第一个涉及物流的对象,危化品,我们各位专家从美国来的,给我们上了通俗易懂的一课。第二个涉及到石化产品储存跟运输的工具,从汽车到管道,到轮船到货运,其实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石化仓储数量最大的,各位专家都介绍过,就是海运,海运的数量非常大,海运数量的中转,需要我们在座的,像潘总舟山世纪太平洋这样一个油库和码头。在这一块,特别是天津8·12事故发生以后,对我们石化仓储的影响非常大,刚刚私下也交流,在座还有石化仓储的专家提出来,也希望我们通过这次会议,能够把我们石化仓储遇到的困难,通过协会,以协会的名义,向我们相关的主管机构做一个交流。今年3月份的时候,恒基达鑫曾经开过一个内部的讨论会,我们理了理,我们这个工作受约束的,关于全方面的法规有两百多个,整个电脑列下来,列了七八页,这说明什么问题呢?我们这个行业受监管非常多,而目前在现在这个形势下,石化仓储也面临一个变革,这个变革,如何变,我个人觉得需要满足客户的需求,满足客户的需求,通过客户的需求来推动法规的变化。特别是8·12以后,一些法规的变化,特别是政府监管部门,在执行力度上,理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石化仓储认识上,带来很大的压力。我在这边做了一个抛砖引玉。希望通过这一次交流,我们能够在石化仓储方面,在变革的新起点上,能用新的理念,通过一些新的技术,不单单是单个发展,能不能实现联盟的发展,平台的发展,资本的融合。像今天讲的,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利用政府,从上到下的推动,对我们石化仓储,能够起一个推动的作用,通过石化仓储的推动,带动物流的发展,因为整个石化物流这个行业来说,政府这块资产,建一个码头,建一个50万立方的油库,目前在国内基本上是中等规模的一个油库,但是投资都是超过十个亿,像在座的一些车辆物流公司,一个单个的公司,民营企业,即使你买奔驰车的话,哪一个公司,单单买车,超过10个亿这样一个民营企业的物流公司是不多的。我就谈一点个人的看法。请潘总讲一下,潘总个人在政府这边做过,现在又到企业做,是水栖两路人才,现在仓储企业面临的困难以及我们应该获得拥抱的机遇,下面请潘总给我们讲一讲。
    
    潘胜:谢谢!苏总客气了,我到这个行业也不长,就九年多。从建设到运行,舟山世纪太平洋,都是清油罐,码头都是配套的,以服务外贸为主的企业。因为没有专业,讲起来随意一点,特别是8·12以后,大多数规范是已经存在的,我们从设计开始到建设,但是往往设计通过了,建设符合了,最后验收的时候,又有一大堆东西,是规范,还不是规范,这是我一直觉得很不明白的,你设计就规范,你验收的时候,你是不是这么建的就行了,还是会有一大堆问题,是不是存在我们平时对规范的理解一致性不高,随意性太大?是规范还是更高要求,不知道,反正都能说出一堆东西,对企业挺尴尬的,应也好,不应也好,而且有很多东西牵扯到很大的投资改变。目前规范,并不是说规范不够多,也不是说,我们的规范要求不够高,而是诚信不高。每个省不一样,同样一个规范,无非规范就是一个实体,要程序,有些实体理解都很不一致。作为我们企业来说,在协会共同的参与下,我觉得逐渐应该去推动,对规范认知的一致性。
 
    像又有码头,又有油库的单位,一会儿安监局管,一会儿是港务局管,现在又要安监局管,而且在换的过程当中,两家理解不一样,两家请的专家也不一样,最后形成的评估结论也不一样,这对企业来说,在目前做的过程当中,急需要对规范的认知度。你只有认知统一了,大家才有的放矢,大家才在一个认知上面认识。我们对自己的重视程度非常非常高的。因为没有安全,上午很多专家讲了,你再多的路线,安全出了问题,几十年所有的劳动,全白费了。所以说,在这个方面并不是说,我们民营企业对规范不重视,在各种评审过程当中,各种沟通当中,总是觉得有差距。我认为企业规范来说,极需要能够统一,到底是什么东西。而且现在普遍都有一个倾向,好像越严格越不好,不知道怎么拿捏,在这个过程当中,五花八门,来不同的人讲的话不同,大量的检查,来自专业和非专业,让企业确实有点儿摸不着头脑。
 
    第二个,我说了我没有专业,在对规划的管理过程当中,我认为我们对人性化的管理还是缺少的,也就是我们企业很重视体系建设,很重视内部惩罚加奖惩,其实我觉得从我的理解来说,每个人心态平和是第一位的,尽可能以平衡的心去对待。我经常用一个词叫按步就班,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别急着做,急着做就容易出错,第二个我们体系设计者,总是以为体系是可以绝对依赖,但是我觉得体系是根据你的企业,不断的差错差错差错,每一次差错分析它的声音来完善结构,而不是说,对体系如何去崇拜,而是如何去发展和完善体系,是我们从业者去追求的。
 
    比方说讲到奖惩的问题,我们员工出了一点偏差,操作有了失误,首先是处罚。但是有没有想过,差错是每个人必须犯的,是不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你缺乏了提醒,缺少了反复对称,还是其他的。几乎的事故调查,最后的结论都是责任问题。人是会出差的。比较简单的工作来说,重复性比较大的工作来说,我认为差错是必然的,永不犯差错,好像太难。所以我们也就特别是在认证的整个过程当中,最近有一家单位说,是不是仍然让您认证,我说不是,既然国际上有的话,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别人的想法,别人的思维方式,在这个过程当中,更加体会到,我们是需要一个管理规范,因为我们一讲规范,其实就是增加成本,我认为管理规范,让员工在这个过程当中,养成一个很好的习惯,以习惯来逐渐适应这个体系和运作。这是我们要推出的一种想法,而且对成本的要求,可能没有什么成本,反正工资还是一样发,奖金还是一样发。
 
    我们提出了这么一个想法,因为整个布局的管理,相对于其他来讲,还是比较简单的,还是比较容易做比较容易尝试。就提这么个想法和建议,不成熟,仅供参考。
    
    苏清卫:谢谢!今天是一个交流会,比较open的,言者无罪,潘总谈的观点,特别是从管理者的身份,谈了一些看法,包括码头油库的问题,第二个讲的监管部门,以管为主。也讲了系统性的风险,平常安全的事故会发生,因为人总会出错的,这个我表达一下个人的观点,发生小的事故,或者微小的事故这个可以原谅的。安全事故是我们企业恪守的底线,我们一定要做到的,希望不要大家产生误解。再次感谢潘总。我们请王总,从设计角度,从规范角度,提一下个人的看法。
    
    王强:我是来自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毕业20多年来一直从事石油化工方面的设计,对潘总刚才说的标准的事,我们做的项目,也非常困惑。我们做项目的时候,有码头,有油库,油库里面有铁路装车,各种规范,实际上都不统一,对甲类的罐区来说,可能就是汽油柴油罐,不同的行业,对罐的标准都不一致,一个项目里面,出现几种。因为我们的标准体系,由于多重管理造成的,中石油有自己的规范,中石化也有自己的规范,原来化工部,后面解体了,它也有自己一系列的规范,铁道部也有它的规范,这个规范非常不统一。我们做了一个项目里面,已经遇到各种情况,所以我们当时做起来,也是比较困惑,采取的方式就是从严。潘总刚才说了,各个专家所处的角度不一样,提出来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就需要我们分会来组织,最好是能够对一类的东西,就应该统一,不应该说处在不同的行业,我们的要求不一样。还有一个,去年8·12以后,包括青岛的11·2以后,现在全国各地,谈危色变,一遇到危化品,老百姓的抵触情绪非常强烈。我做20多年以来,因为我是从事石化行业的厂址选择和工业布局。从安全、消防、职业卫生各方面的要求是越来越多,有时候做这个工作的时候,无从下手,石油化工,对防火有要求,对周围的居民区,一百二百都可以,卫生防护距离是七百八百。上次8·12以后,对危化品经营场所,有一个一公里,之前我们设计部门都不知道的,当然我们看到这个文的时候,公司非常重视,就专门开评审会,到底对石油化工厂,还有油库,因为我们做的石油化工厂算不算是经营单位,我们的油品要出厂,油库当然也要出厂,到底算不算经营企业,为这个我们公司评审,最后把石油化工厂排除在外。因为我们的标准,跟他们协调也不一致,所以对距离这个东西,我认为这不是绝对的,我举个例子,可能张总比较清楚,路德维希的化工园区非常大,占地大约是10平方公里,光气,它有两套光气生产装置,它这个装置,离办公楼也就200米,这是报告里写的,到生活区只有300米,罐区离生活区只有85米,它也没出过大事故,这个距离不是绝对的。它做得非常好。中石化专门做了一个调查报告,因为我们中石化,所有的下属的企业,到处都是居民区,当时中石化专门成立了一个安全可靠,清洁环保,创建这几项企业,它当时又成立了一个专门课题组调研,到欧洲,到日本,这是它的数据。怎么做的呢?有一个部门,它这里有监测、报警、预警、安保、消防都在这里,有许多技术做支撑,在厂区的四周设定固定电40多个,就是也有流动的监测车,这些数据反馈SDS部门,通过数据进行判断,包括对噪音的控制,周围设了10多个点,还有好多方面好的东西,我就说这个规范制定出来一定要合理。我们设计过程中,执行不知道走哪一条了。我是希望,通过我们在座通过危化品行业人员共同努力,使标准制定能够统一,能够更好的执行。我就说这么多。对得不对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苏清卫:谢谢王总,王总特别给我们强调了规范的重要性。后面做总结的时候,我再谈一下个人的意见。下面请沈总从检验检测角度谈一谈,石化产品的品质和数量和个人的看法,对品质数量保证的重要性。有请沈总。
    
    沈金来: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很感谢协会给我们这个机会,其实我也是20多年,主要是做油库管理,我现在来自于SDS,在去SDS之前,曾经在油库做一线的管理工作,这次来,协会希望我们反映一下,因为确实是这样,我们这个标题一样,现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但是仓储行业,我们油库的老板感到压力,甚至到了瓶颈,包括我们一线管理者来说,也是很困惑,压力很大,像刚才潘总讲了,标准法规,行业的监管,越来越严。这个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的,确实危化品行业不是一般的行业,应该作为特殊管理来加强。但是落实到具体的监管,企业不知所措,或者不知所从,就是发出来的声音是不一样的,不同的标准,对油壶管理无所适从,这是我想讲的,刚才几位都已经讲过这个问题了,我就不多说了。
 
    我想说一说,这个行业,我们感觉到了一个瓶颈,某种程度上有一些竞争过度了,在中国有比较多的地方,单从油库来讲,门槛比较低,虽然这十年发展很大,但是现在竞争刚才上已经过度了,所以企业发展感觉到压力,导致油库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就有一些,是不是可以打擦边球,不严格遵守国家的法规政策。内部管理上松懈,设备设施维护上等等,都有一些做不到的地方,最后看到这几年,发生了令人很悲惨的一个又一个的重大事故。但是我觉得从方向来讲,今天几个领导和嘉宾已经看到了,我觉得这是一个方向,国家对危化品行业,因为它的影响确实大,在法律的监管,在处罚上,可能会更严,因为我们看一看,西方与美国,对违规的,对社会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处罚要严厉的多,我相信也是我们这个行业的一个方向,也就是说,将来仓储,发展生存的压力更大,应该怎么变革发展。所以我觉得,对这个行业来讲,因为在这个行业,不像其他行业,再进行一些大的变革,已经在做,大的融合整合,我们还是比较分散的,从国企,我们说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到外企,一直到各种各样的民营资本,都在经营油库,管理参差不齐,如果没有一个门槛,或者没有一个国家和行业从一定程度上加强一些引导,或者说有一个大家能够统一制定的,无论从规则,市场经营竞争,一直到内部管理,我觉得这个困局可能还会持续下去。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也要考虑,怎么样变革,今天很高兴,听了很多领导专家谈的很好的思路,都是对于我们从业者要考虑的。这是我想讲的一点。
 
    第三点,我很想讲一讲,油库的内部管理,因为实际情况,我想是这样的,可能专家和领导都了解,我们高端的很高端,我原来在深圳,潘总私下里介绍,我们有些管理很高端的,但是实际上也有一些管理,比较普通,比较差的企业,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一个事故发生了,虽然有些有偶然性,但是这里面,也是一些必然。为什么呢?管理上还是松懈了,虽然我们的标准在提高,我们执行的标准,规范在提高,几乎每个企业,也都实行了很多管理体系,但是这里面说什么呢?存在着一些企业,某种程度上在做门面,作为一个荣誉在宣传。但是在内部管理上,并没有真正的完全去落实,也肯定落实一部分了,毕竟有内省和外省,包括客户审计,包括政府的检查,但是体系一定有它好的方面,一些核心的东西,企业没有真正去落实它。所以作为我们内部管理来讲,也给我们提出了要求,当然也希望,还是讲一套标准体系,国家或者我们协会,能不能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标准,在整个我们这个行业去推广,去落实,来提高我们整体的管理水平,来使我们的管理运营体系化、标准化,真正落实到,能够安全运行,实际发展。这是我讲的几个观点。谢谢大家!
    
    苏清卫:讲了三个方面我不重复了。我们这个观点,基本上两句话,希望我们行业协会给我们往上反映一些意见,第一个从监管者角度来说,能够老油库用老政策,新油库用新政策来执行监管,具体的我也不展开了。第二句话,我们也呼吁,能不能帮我们上传一种声音,关于石化仓储油库,码头的操作,规范化的东西。我稍微展开一点,我做过五年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上交所跟深交所这个信息的披露是非常清楚的,上市公司2500家,你要披露的哪一个规则,哪一个事先披露的,董事会秘书把关,直接一按确认,所有媒体都能看到的,或者是事后披露非常清楚的,没有任何模糊的地带,有一个很典型的案例,就是万科、华润跟宝能这三方的诉求,大家其实都是围绕着公司法,上市公司相关的一些法律,和IPO也好,信息披露也好,涉及到银监会、证监会,三大监管机构,这个案例,实际可以给我们一个启示,一个标准化的东西,其实是可以做到的,就是看我们相关的监管部门,认可不认可这个东西。因为时间有限,我也不发挥了,感谢在座的单位,请我们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如果有需要交流的,在这里交流一下,会议给我们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大概五到十分钟。
    
    提问:大家好,四位老总在上面,好像是第一次,像这个会议一样,大家可以来诉苦的,我也是仓储企业,在做仓储之前,是做公司的,郭专家说了,我们海运跟国际接轨了,我们仓储什么时候可以跟国际接轨,为什么在国际上面很多规范,到国内来执行不了,或者说执行标准上面又不一样,我想通过这个机会,或者是协会,或者四位专家,再向上呼吁一下,把这个规范更理一下。
    
    苏清卫:谢谢袁总,其实这也是很多石化企业的诉求,我个人的观点,我们国内执行的法律,并不是说没有跟国际接轨,像化工品运输要求一些法规,是很多国外的,包括美国、中东的一些国家,包括澳洲的,包括日本、台湾,它没有执行的条约,我们国内反而执行了,这里面说明我们监管者,他的心态,是推托的心态,并不是我这个法规,按照国内实际的情况,国内没有这个能力,经济还没上去,你硬推的话,就类似这样的情况。我个人的发言,跟袁总相反,我们的监管者不是没跟国际接轨,是太早跟国际接轨了,把国际上的条约,不合时宜的放到国内的企业,郭专家有发言权。
    
    郭陶然:刚才大家都提到了,和国际接轨的问题,一个是因地制宜,坦白说,早上我对发改委领导的说法挺认同的,现在一些基础建设达到比起十年前二十年前,过去强调中国特色,现在国际的东西不能在中国做,现在我们基础建设,很多东西都达到以后,还是有一大堆其他的方面接轨,不见得接轨一定是好事,在美国有很强的观念,比如说你会发现,美国很多法规,比联合国严的多,基本逻辑,联合国你用的法规,肯定要适应各种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我不能因为牺牲我的安全,和国际接轨,我这样的话,要降低我的要求了,所以它的逻辑,如果你到我这里来,交运,一定要按照我这里的做法,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一直强调,各个国家强调自己的法规,还是鼓励的事情。第二点,中国有很大的后发优势,这一点应该承认的,比如说最典型的地铁,纽约用的地铁是一百年前,和北京上海的地铁天壤之别,这一点中国有后发优势,而且是很可喜和可贵的现象,我们的管理者,大的环境所制,特别是8·12以后,6月份的中美交通论坛,明显交流法规的心态,防备的心态,我记得当时去一个司长,他问美方一个问题,如果最后我们法规都做到了,最后又出了事,所谓制定法规的人,要受什么处罚在美国?把美国人都问愣了,你会看到,大环境的变化,永远会影响的,另外刚才有几位老总提到,所谓部门间法规不一致的问题,全世界都会有,我们那里的环保和交通运输不一致,简单的做法,国外也是从严,大家也知道,国外这些公司有一大堆自己的律师,不是政府说一句,他就听你的,让你澄清,打官司等等一系列的话,最大权益争取公司的权益,最后我们那边的协会有一个很大的做法,包括今天咱们这个协会,也是往这个方向走,非常非常好。就是上情下达,下情上达,能做好是非常可贵的事情了。我主要讲这些。
    
    苏清卫:谢谢郭总,澄清我们两个人之间的疑问,而且给我们指出一条明路,大家都可以请律师,通过法律维护我们个人和企业正当合法的权益。
    
    提问:四位老总好,我是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前面提到保税科技,我09年到11年做了三年的自动化,我的观点跟几位老总方向上不太一样,几位老总,包括各位专家,说了我们在于安全法规目前的困惑,向上呼吁的,我这里的提法,比较微观,当前法规在这里,我们能做一些呼吁,我们自己作为油库企业本身来说,我们是不是能考虑,尽量做一些微观上的技术手段创新上的微观的应用,这样能帮我们提升安全。我个人在这个行业,差不多做了十年,接触过好多油库,每个油库,基本上围绕着安全,安全这里,我们可能做一些,关于油泄漏的监测,我们的一些阀门,泄漏了做一些报警,还有一个就是防偷油漏油,防偷盗这块。前不久在天津的一个化工物流环节,之前他们偷油漏油非常严重,两三年发生两三百万的损失,我们花了两三个月进行梳理,偷盗油方面,我们设定各种环节。还有一个安全这方面,我们还有其他的可燃气体,我们都做一些防御。我在保税科技的时候,看的非常的透彻,他们始终有两三百辆车排队,我们在技术手段上,是不是考虑一些新的创新,把细节更完善一些,让我们车辆进来更加通畅。在保税科技也提到一个事情,罐很多,现场所有人员,从罐到码头,或者是罐车位,对那些阀或者是泵做操作,很多完全依赖于现场的操作人员,这个时候会不会操作错了,依靠他的经验,他的经验,不一定就好使,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另外一个层面,一些创新性的业务,我们提到,保税科技提到一块,是不是可以跟银行做一些合作,做一些担保性的贷款,银行的话,目前应该有这方面的业务已经在开展,银行需要派个人到现场来看,是不是可以在这里面把我们库区现场的数据或者是安全状态,直接输送数据到银行,进行对接。
    
    苏清卫:这位朋友,我回应一下你。你讲这个话,有一点外行了,从安全角度来说,我们谈的前提,是从政策的方面,从诚信方面来说的,你讲的安全,我给你举一个例子,你讲的是人的因素,一个是技术的因素,你强调的是技术的因素,可燃气体,报警器,雷达报警仪,包括360度的视频,包括进出闸口,包括报警器,包括晚上没有任何光线的,红外线,技术上的手段,包括国内和国际用的的都是非常好的,你这个担心也非常,包括现场工人的,值班长的,保安的,还有巡逻,包括值班经理,或者库区值班总经理,副总经理,我这个人在同一时间有四五个同时在做,技术上也有四五道程序的保证,刚才你讲的银行的事,跟这个相关,今天没有发挥开的,供应链金融这块。今天我们就步发挥了。
    
    提问:我就刚才郭专家对中外法规上面做了一个解释,刚才我对仓储业跟海运业所谓的对接上面没讲清楚,我再说一下,我是海运业作业品种上面,一条船就是一个CUF,在这个CUF里面船上的公司,根据它的个性,它的安全,可以调品种,然后限制我们的仓储企业,一个罐一个品种,变成了生产企业型的作业风格,对第三方仓储来说,这个可是致命的卡在这里,假如说品种不对,我不能做,假如说货来了,超过主观数量,又不能做,这个监管其实变成了,真正的卡死企业之整个的一道线。所以说对我们整个仓储行业来说,这一块是从8·12所产生的,新的方式产生出来之后,企业难度非常大。我们也是通过协会和专家,有类似的反馈,让政府机关对此作为一个,或者作为内部的一个评估。
    
    潘胜:你刚才讲的事情,就是统一标准问题,你说的这种做法,某些地方是这么做的,有些地方不是这么做的,如果把这个事情,提高到国家安监局认证的话,肯定不叫他们做测试,但是很多地方执行过程当中,换一个人执行方法都不一样,这就是我们后面要做的。
    
    提问:反而政府鼓励的不公平竞争,因为监管条件不一样,竞争也不一样。
    
    苏清卫:你现在验收应该按照五年前的标准,包括2016年新建的,应该按照新的标准,2005年老的油库,如果在维修改造的时候,可以用新的标准,这就是我理解的,应该老油库用老的政策,包括新改造,新扩建的油库按照新政策,归根到底还是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就是因为8·12带来的后遗症,等等厅级干部负了行政的责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