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应用大国,危化品运输变得愈加频繁,与之相关的事故率也随之上升。为了让危化品运输更安全,中国相关的行业协会展开了调研。中物联危化品物流分会秘书长刘宇航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介绍了调研的相关情况。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危化品物流分会(简称“中物联危化品物流分会”)于2015年初发放434份调查问卷、实地走访53家危化品物流企业,并基于调查情况发布了《危化品物流行业政策调研报告》。报告强调,只有改变“小,散,乱”的行业现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危化品物流运输的安全系数。
“小、散、乱”成最大安全隐患
目前,中国现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1万多家,运输车辆超过30万辆,行业内小型物流企业居多。小型物流企业由于受到资金水平的限制,往往缺乏足够的专业性,在驾驶员培训、运输装备配备等方面存在不足。
刘宇航介绍说,由于缺乏安全知识培训,很多驾驶员不了解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和事故处理方法,导致发生事故时无法采取正确措施,错失抢险时机。与此同时,危化品物流行业的经营运作处于“散兵游勇”的状态,行业集中度低,中小型危化品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占了整个行业的“大半江山”。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挂靠”现象也较为严重,很多个体危化品物流车仅仅登记在某个企业下,缺乏相应的管理,实质运营者即驾驶员本人,这一现状更增加了行业“散”的程度。“乱”。“小”、“散”的现状导致行业里经常出现恶性竞争的状况。刘宇航介绍,目前,危化品物流行业中“压低价格,恶性竞争”的现象比较普遍,而恶性压价是以牺牲运输的安全性为代价的,一些小企业通过对罐体非法改装、超载等做法增加运量,谋取利润。“个别罐体生产厂生产的罐体较薄,已低于国家标准,却受到不少小企业的追捧。”刘宇航透露。
“九龙治水”降低监管效率
目前,涉及危化品物流安全管理的政府部门多达十多个,各管理部门之间物流标准不统一,物流标准管理分散,部分标准和执行要求存在矛盾,这不仅令危化品物流企业无所适从,还增加了监管人员的执法难度。
据介绍,除了交通运输和交警部门对危化品运输车具有上路检查、实施处罚的权限外,质监、环保、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也参与审批发证,复杂的审批程序使得危化品物流资质申请比普通货物复杂许多,直接导致大部分个体危化品物流车采用“挂靠”形式取得运输资质,独自营运。
另外,对违规者罚款也被视为推高风险的原因之一。刘宇航表示,在关于危化品运输处罚的地方新闻中,常常会出现“巨额罚单”等字眼,这些动辄上万元的罚款措施看似严厉,但刘宇航认为,“罚款”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很多小的物流公司已经将罚款计入成本,为了获利,他们通常会采取非法改装、超载运输的方法。”
调整行业结构迫在眉睫
“提高全国危化品车辆的正规性、增强危险品运输的安全系数,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刘宇航介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是改变“小、散、乱”的行业现状,提高行业集中度,促进行业整合,淘汰违规小企业,推动龙头企业的形成。
他指出,并购并不是实现行业整合的最好方法,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危化品分会将通过建立危险品驾驶员诚信体系、推动实施危化品物流团体性标准、建立区域性公路运价参考指数、建立化工业PMI等方式逐步引导和带动整个行业的整合,向规范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改革目前的处罚制度也有助于行业结构的调整,“我国通常是罚款之后即放行,而国外在发现违规情况后,往往是先扣留车辆、禁止继续行驶,进而追查,对涉事公司进行整改或停运的惩处。”刘宇航认为,学习国外的惩处制度能够防止小企业违规“钻空子”,并为专业化公司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另外,当危化品运输交通事故发生时,事故处理团队都是由企业自建。随着危化品运输量的不断增大,刘宇航建议,未来政府可以通过为企业提供补贴的方式,促进救援体系的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