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厦门海事局、厦门港口管理局、厦门市自贸委联合印发《厦门港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海上安全运输指南》。这是全国首个针对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的海上安全运输指南,将为厦门口岸集装箱储能系统海运规范出口提供专业指导,提升企业产品海运出口能级,助力厦门经济高质量发展。
问什么是“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
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以下简称“储能集装箱”)系指安装并固定在经特殊设计的集装箱运输组件中含有锂电池组、锂离子电池组或锂金属电池组的移动供电装置。在《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中属于9类危险货物,联合国编号为UN3536。
IMDG规则关于UN3536的要求
产品以集装箱为载体,其内部核心部件由电池、电池管理系统 ( BMS )、储能变流器 ( PCS )、消防系统、空调系统等组成。
(图片来源网络)
问:储能集装箱海运主要风险有哪些?
1.锂电池安全风险
锂电池作为储能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能量密度高、输出功率大等特点。锂电池的安全决定了储能系统的安全,而热失控是导致锂电池发生火灾的根本原因。
2.重量超重风险
由于储能系统尺寸和质量均较大,单体重量通常在30吨以上。因此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面临掉落、冲击、振动的风险较高。
3.消防安全风险
与传统的火灾不同,锂电池火灾具有类型复杂、温度高、难扑救、易复燃、火势快等特点,甚至可以在没有氧气供应或可见火焰的情况下继续燃烧。
4.运输环境风险
储能集装箱海运航行安全受系固绑扎、船体倾斜震动、电池短路超充、人员安全操作和航行气象海况等因素影响。
指南解读
(图片来源网络)
《指南》全面梳理了海运储能集装箱各环节安全责任要求,明确海运全链条参与单位的落实措施,并实施重点货物预核查机制和清单式管理,全方位防范和降低储能集装箱海上运输作业风险。
《指南》积极推进储能集装箱海上安全运输标准和储能集装箱产品生产技术标准的衔接,充分满足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试验和标准手册》UN38.3试验要求,以及生产制造《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标准,并针对海运可能出现的颠簸、上浪、雨水和太阳暴晒等运输情况,制定了有效的防范措施。
《指南》充分结合现场监管经验,创造性提出由检验机构对经改造后集装箱开展符合性认证检验,替代了原有的常规危险货物集装箱装箱过程的监装要求,解决了集装箱既为运输组件又是产品外壳的安全要求,在降低企业海运成本同时,提升了产品“装箱”效率。
《指南》的出台将一定程度弥补当前国际规则技术规范和监管要求相对滞后与储能电池技术和产品的不断迭代出新形成的较大反差。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转化前期厦门口岸出运储能集装箱宝贵经验做法,为生产、销售、运输产业链相关单位和个人从厦门港出运储能集装箱提供有效指导。
《指南》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厦门港该类货物海运出口流程,提升常态化海运出口效率,优化厦门口岸营商环境,为我省乃至全国日益增长的储能集装箱海运出口需求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服务。
(来源:福建海事,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