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危化品物流网!www.hcls.org.cn
广东六部门印发《广东省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实施方案》通知
2025-08-15   【打印【关闭】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的工作要求,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广东省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及时向对应部门反映。

广东省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的工作要求,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
       到2027年,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取得明显成效,助力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至13%左右。全省交通物流通道枢纽网络更加完善,货物运输结构明显优化,铁路货运量及周转量力争稳中有增,水路货运周转量占全社会货运周转量的比例保持在全国前列,沿海主要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力争达到120万标箱,大宗货物采用绿色运输方式运输的比例稳定在90%以上,铁路总体运输时间力争较2023年降低10%,港口、铁路、机场等领域综合货运枢纽的管理成本和服务收费明显下降。交通物流与产业发展紧密融合,重点领域改革有序推进,智慧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二、健全网络,推进结构性降本提质增效
       (一)提升交通物流通道承载能力。构建畅通的跨境跨省综合运输通道,推动建设一批高速公路、铁路、航道等重大项目。依托珠三角高速公路网和高等级航道网,构建协同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物流体系,服务珠三角地区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强化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物流通道衔接,服务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和区域协同发展。依托高速公路、干线铁路出省通道,服务国内经济大循环。依托主要港口、机场和铁路枢纽,提升国际物流通道能级,服务我省外向型经济发展。
       (二)强化综合货运枢纽一体协同发展。加快推进我省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统筹优化全省港口资源,广州、深圳加快建设国际航运枢纽,汕头、湛江分别打造粤东、粤西地区枢纽港,支持徐闻港建设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的现代化水陆交通运输综合枢纽。推进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和深圳宝安机场扩建工程等项目建设,新建广州新机场、阳江机场,支持香港国际机场东莞空港中心建设。加强铁路物流枢纽布局研究,推动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广州(大田)国际港、深圳平湖南铁路物流枢纽、珠三角西岸物流枢纽等一批铁路物流枢纽建设和扩容提质。
       (三)完善交通物流末端网络。开展大宗货物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物流园区、产业园区、工矿企业及粮食储备库铁路专用线建设需求摸查,推动一批重要港区铁路专用线建设,优化接轨手续办理流程。推动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等加快建设完善“水水中转”“江海联运”等设施。依托高速公路服务区打造数智化高速公路物流骨干节点网络。推动提升沿海主要港口采用绿色运输方式疏运大宗货物的能力。
       三、促进融合,推进系统性降本提质增效
       (四)深化交通物流与产业融合。强化交通运输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协同,推动交通物流与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效衔接。开展重大产业集群和制造企业交通物流需求调查,搭建交通物流与产业供需对接平台。大力发展“新三样”物流,争取国家支持开展铁路运输试点;开展新能源汽车物流提升工程,完善新能源汽车滚装码头布局,拓展新能源汽车集装箱、多用途船运输,支持南沙港区、小漠港区等主要汽车口岸拓展外贸直航直靠线路。支持广州港、珠海港、湛江港等对接国家“北煤南运”“北粮南运”大通道,推广煤炭、粮食“散改集”铁路运输。各地要推动交通物流企业主动对接高附加值产业、跨境电商平台及企业,提供精益化、专业化物流服务。广州、惠州、揭阳、湛江、茂名等地重点面向绿色石化产业需求,培育大型化、平台化危险品专业物流龙头企业,提升铁路、水路危险品运输比例。各地要结合经济产业特色,培育工程物流、医药冷链、城市配送等专业型物流企业,打造交通物流领域“专精特新”企业群体。
       (五)促进各种运输方式融合发展。推进各种运输方式设施及标准衔接,鼓励有关联运主体扩大单元化物流载具推广和循环共用,引导上下游设施适配性改造。引导大型物流企业和综合性物流平台等多式联运经营人发展“一单制”“一箱制”,实现货物“一次托运、一次收费、一单到底、一箱通行”。支持铁路运输企业与港口合作建设联运信息平台,推进铁水联运业务单证电子化,发展“单一窗口+海铁联运”物流模式,打造2-3个部级铁水联运品牌线路案例。支持各地港口推进铁路箱下水,依托内陆铁路无水港布局内贸箱提还箱点,推进集装箱循环共用。鼓励铁路运输企业与机场探索发展空铁联运。持续培育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加快复制推广成熟经验。
       (六)推动城乡交通物流融合。指导广州、深圳、珠海、佛山、韶关等市推进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发展。鼓励利用公路客运站、公交首末站等拓展快递物流、城市配送等服务,推动城市物流配送向乡村延伸拓展。统筹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攻坚工作,持续推进农村县、乡、村三级交通物流节点建设,支撑服务“百千万工程”。加快推进“快递进村”,2027年底具备条件的县级行政区实现寄递服务全覆盖,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覆盖率达到90%。开展省级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打造一批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农村物流服务品牌。支持建设物流服务型高速公路服务区。鼓励各地大力培育冷藏保鲜专用运输企业,推广标准化冷藏车。
       四、深化改革,推进制度性降本提质增效
       (七)深化交通物流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实施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推动降低铁路专用线规划建设和使用费用,鼓励铁路专用线共建共用。引导铁路运输企业与大型物流企业、电商企业、邮政快递企业等合作探索培育高铁快运示范线路。协同争取国家对广州、深圳等地航空空域、时刻、航线资源更大支持,支持扩大全货机机队规模,加快推广航空货运电子运单。
       (八)有效降低交通物流管理成本。支持货运枢纽优化运行管理模式,推动相关物流信息开放共享,提升装卸、转运、仓储等环节的市场化水平。督促铁路运输企业和铁路专用线依法规范价格公告行为,规范港口、集装箱堆场企业经营行为。
       (九)进一步提升交通物流运行效率。推动铁路运输和港口企业减少铁路编组、货场码头装卸等环节和作业时间,优化班列、班轮运输组织。支持铁路运输企业开行稳定、常态化铁路货运班列,提供客车化、直达化服务。推动港口优化作业流程,压缩货物堆存、转运时间。推动交通物流企业、物流枢纽及生产企业协同配合降低仓储需求,提升仓储效率。
       (十)提升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完善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大件运输等领域管理办法。实施信用分级分类差异化管理,建立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制度,引导货物源头企业优先采用信用优良的交通物流企业承运。持续提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质量效能。
       五、引导创新,推进技术性降本提质增效
       (十一)推进交通物流信息互联共享。完善广东省物流地图平台功能,建立长效的数据更新维护机制;依托国家级物流大数据平台,加快建设广东省综合运输业务协同平台;依托广东电子口岸平台,推进交通运输、公安、海关、边检、口岸等部门直通港澳跨境货运数据信息互联互通。支持大型交通物流企业和平台高效聚合各类运输方式数据信息,遴选一批典型企业和平台进行社会化推广,减少交通物流中转次数和库存、提高衔接效率,提供全程可追溯的综合物流信息服务。
       (十二)推进交通运输智慧物流创新发展。推动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建设深圳港盐田港区东作业区、广州港南沙通用码头、肇庆新基湾码头等一批智慧港口码头,加快推进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的智慧机场建设。支持广州、深圳等具备条件的城市培育低空物流领军企业,探索开展无人机物流配送、短途通航货运、低空跨海物流等试点,有序推进低空物流应用场景规模化。引导交通物流企业大力推广无人仓储、无人装卸、自动分拣、智慧转运等智能化设施设备。支持广州、深圳等地开展道路货运、城市配送等领域智能网联汽车试点。
       (十三)推动技术装备绿色低碳发展。推进交通物流领域大规模设施设备更新,加快淘汰老旧营运柴油货车、船舶,加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机场转运车辆电动化替代;引导港站枢纽和服务区等设施设备绿色化改造,持续推进港口岸电设施改造和使用,加快普通国省道干线公路服务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充(换)电设施建设,增设大型货车充电停车位。合力推进韶关、肇庆、江门、茂名等地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引导LNG、生物柴油、纯电池动力船舶在具备条件的沿海、内河航线应用。推进广湛氢能高速示范项目,支持广州、深圳、佛山、江门等地发展零排放货运车队,建设零排放货运走廊。
       六、强化保障,推进综合性降本提质增效
       (十四)用好用足减税降费政策。配合落实国家各项有关交通物流行业的税费优惠政策,定期摸查和推送符合政策的交通物流企业清单。协同推动物流领域实现电子发票全覆盖。协调落实网络平台道路货运企业为符合条件的货物运输业小规模纳税人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试点。
       (十五)强化要素资源保障。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任务以及重要铁路专用线等重大交通物流项目,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协调优先给予用地用海保障。支持交通和仓储物流用地以长期租赁或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方式供应。鼓励地方政府盘活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资源用于物流设施建设。协调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交通物流企业融资支持力度,用好用足交通运输设备更新补贴及再贷款再贴现、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融资政策。
       七、培优育强,推进经营性降本提质增效
       (十六)提升国际(跨境)物流保障能力。支持沿海港口拓展国际航线,增加国际海运干线运力投入,加快发展航运服务业。支持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完善货运枢纽设施功能,推动广州新机场高标准谋划货运功能,支持珠海机场推进国际货运口岸建设。支持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和节点城市建设。支持有条件的交通物流企业开行至东南亚、中亚等地的国际道路货运线路。有序提升港珠澳大桥货运车辆通行规模。落实跨境寄递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支持广州、深圳、珠海等口岸城市加快完善国际寄递物流体系。高质量完成交通运输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交通强国专项试点广东项目。
       (十七)培育国际化领军物流企业。加大对重点交通物流企业政策支持力度,推动重点交通物流企业加强国内国际和上下游资源整合,通过兼并、重组、组建联盟等多种方式提升规模化水平,积极拓展海外物流业务,构建全球化网络化物流服务体系,培育1-2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交通物流领军企业。
       八、优化服务,推进道路货运高质量发展
       (十八)优化道路货运市场供给。推动各地建立健全道路货运市场运行监测分析机制,按照交通运输部规则定期向社会发布道路货运运力、运价指数、供需形势等信息,引导经营者理性进入道路货运市场。按照交通运输部统一部署,积极稳妥推进超长平板半挂车、超长集装箱半挂车治理,逐步淘汰超长半挂车。
       (十九)培育现代道路货运企业。依托大型交通物流企业和货运平台开展道路货运品牌创建,整合道路货运行业货源、信息和社会运力,统一服务标准,提高车货匹配效率,提升道路货运组织化水平。发挥行业协会引领带动和行业自律作用,会同大型交通物流企业和平台构建现代道路货运行业标准体系,引导铁路、水运、航空等企业与诚信水平好、服务质量高的道路货运企业长期合作。
       (二十)强化道路货运安全监管。协同公安机关强化道路货运联合执法,严格查处货车违法超限超载等违法违规行为。用好广东省“两客一危一重”车辆智能监管系统,压实道路货运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对危险货物运输车和重型货车运输过程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违规驾驶等行为,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二十一)改善道路货运从业环境。健全完善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机制,开展货车司机典型事迹挖掘宣传,引导货车司机群体有序参与基层治理和行业治理。持续建设暖心服务“司机之家”,推动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完善货车停车、充电、维修等设施及司机休息、餐饮等生活服务功能。推进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大件运输“一件事”落地见效。加大网络货运平台恶意压价、抽成比例过高等监管力度。
       各地、各有关单位要根据职责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或措施,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要求扎实推进本方案落地见效。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邮政管理局、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广州铁路监管局、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等相关单位建立工作联系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和跟踪督导,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附表:重点专项工程清单
       (来源: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