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中旬,包括中国石化、万华化学、巴斯夫、陶氏、霍尼韦尔、赢创、索尔维、杜邦、世索科、科莱恩、科思创、阿科玛、SABIC、亨斯迈、利安德巴赛尔、盛禧奥、沙特阿美、三菱化学、住友化学、三井化学等30余家国外化工企业发布了最新业绩。
少数企业出现逆势增长
受需求疲软、经济复苏缓慢和地缘政治风险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多家化工巨头二季度业绩普遍下滑。只有个别在上半年出现了逆势增长,比如,霍尼韦尔、杜邦帝斯曼-芬美意等。
霍尼韦尔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额达104亿美元,同比增长8%。为此,霍尼韦尔更新了全年销售额、部门利润率和调整后每股收益的预期,预计全年销售额为408亿美元至413亿美元,有机销售额增长在4%至5%之间。预计部门利润率将在23.0%至23.2%之间,部门利润率将同比增长40至60个基点。
杜邦2025年第二季度净销售额为32.6亿美元,同比增长3%,其中有机销售额增长2%(销量+4%,价格-2%)持续经营净利润达到2.38亿美元,同比增长35%,调整后每股收益总计1.12美元,增长15%。杜邦电子业务的分拆计划预计将于11月1日完成。分拆完成后,剩余的工业部门将并入杜邦公司。
帝斯曼-芬美意2025年上半年总销售额达65.1亿欧元,同比增长3%,其中第二季度销售额为32.36亿欧元,同比持平。该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增幅高达982%。不过,帝斯曼-芬美意也正在计划剥离动物营养与健康业务,2025年6月2日,已经完成将饲料酶业务出售给Novonesis,交易金额15亿欧元。
多家化工巨头二季度业绩出现普遍下滑
中国化工龙头企业中,中国石化、万华化学等因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石油石化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化工市场毛利低迷等多重压力,公司经营受到冲击。
中国石化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01亿元至216亿元,同比下降39.5%至43.7%,扣非净利润降幅相近。此前发布的生产经营数据显示,公司在油气产量增长的同时,原油加工量、成品油销量等关键指标出现下滑,凸显行业结构性调整的紧迫性。
8月11日,万华化学发布2025年半年报,营收909.01亿元,同比下降6.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23亿元,同比下滑25.10%,延续了一季度以来的下行趋势。
国外多家化工企业也出现业绩下滑
巴斯夫2025年上半年实现销售额332亿欧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93亿欧元;净收益为8.87亿欧元,同比下滑超五成。公司指出,销售额下降是由于六个业务领域中的四个领域的价格呈负增长,尤其是化学品业务领域。
利安德巴赛尔(LYB)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53.35亿美元,同比下降9.7%;净收入为2.92亿美元,同比下降79.1%;EBITDA为12.61亿美元,同比下降53.1%。其中第二季度营收76.58亿美元,同比微降;净收入为1.15亿美元,同比下降35%;EBITDA为6.06亿美元,同比下降7.5%。
科思创2025年上半年,科思创实现销售额69亿欧元,同比下降4.8%;EBITDA为4.07亿欧元,同比下降31.4%。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额为34亿欧元,同比下降8.4%;EBITDA为2.7亿欧元,同比下降15.6%;净利润为-5900万欧元,同比下降18.1%。
索尔维2025年上半年基础净销售额为22.23亿欧元,同比有机下降4.8%;基础EBITDA为4.8亿欧元,同比有机下降9.1%。2025年第二季度基础净销售额为11.02亿欧元,同比下降7.8%,同比有机下降3.8%;基础EBITDA为2.3亿欧元,同比下降15.4%,同比有机下降12.4%。
世索科(Syensqo)2025年上半年净销售额达32.05亿欧元,同比下降3.8%;毛利达10.2亿欧元,同比下降12.5%。2025年第二季度净销售额达15.9亿欧元,同比下降7.1%,;毛利达5.06亿欧元,同比下降13%;毛利率为31.9%,环比提升20个基点;基本EBITDA为3.35亿欧元,同比内生式下降8%,环比实现了8%的增长。
阿科玛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为47.76亿欧元,同比下降2.1%,EBITDA为6.93亿欧元,同比下降13.5%;调整后净收入为2.17亿欧元,同比下降38.4%。第二季度销售额为24亿欧元,同比下降5.6%;EBITDA为3.64亿欧元,同比下降19.3%;EBITDA利润率稳定在15.2%;调整后净收入为1.18亿欧元,同比下降44.9%。
瓦克化学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28.9亿欧元,同比下降2.2%。累计净利润为负0.23亿欧元,上年同期为0.83亿欧元。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销售额约14.1亿欧元,同比下降3.7%,环比下降4%,主要原因是美元疲软和销售量下降。
赢创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为72.76亿欧元,同比下降6%;调整后的EBITDA为10.69亿欧元,同比下降3%;净利润达3.53亿欧元,同比增长134%。其中第二季度销售额达35亿欧元,同比下降11%;调整后EBITDA为5.09亿欧元,同比下降12%。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14.5%,与去年同期的14.7%基本持平。净利润达1.2亿欧元,较去年同期大幅改善。
北欧化工2025年上半年净销售额为41.65亿欧元,同比增长7.08%;净利润为2.1亿欧元,同比下降29.48%。
沙特阿美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2231.35亿美元,同比下降7.9%;净利润为486.84亿美元,同比下降13.6%。其中,二季度总收入为1085.72亿美元,同比下降13.5%;净利润为226.73亿美元,同比下降22%。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总额为356亿里亚尔,较第一季度的346亿里亚尔增长3%。第二季度经调整后的净收入为约5亿里亚尔,相较上一季度经调整后净亏损约1亿里亚尔,增长5.55亿里亚尔。
亨斯迈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28.68亿美元,同比下降6%;归属于亨斯迈的净亏损为1.63亿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150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为1.46亿美元,同比下降31.1%。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为14.58亿美元,同比下降7.4%;归属于亨斯迈的净亏损为1.58亿美元,去年同期净收入为220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为7400万美元,同比下降43.5%。
陶氏今年上半年实现净销售额为205.35亿美元,同比减少5.28%;税前利润亏损10.3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0.57亿美元;净亏损为10.9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8亿元),上年同期为9.96亿美元,由盈转亏。
盛禧奥2025年上半年净销售额15.69亿美元,同比下降14%;净亏损1.8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100万美元。其中第二季度净销售额为7.84亿美元,同比下降15%;净亏损1.0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80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为420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500万美元。
埃克森美孚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646.36亿美元,同比下降6.53%;盈利为148亿美元,同比减少15.26%。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815.06亿美元,同比下降14.4%;盈利71亿美元,环比下降8%,假设摊薄后每股收益1.64美元。经营活动现金流为115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为54亿美元。
三菱化学第二季度销售收入为8807亿日元,同比下降13.4%。利润方面:核心营业利润为566亿日元,同比下降11.1%;营业利润为609亿日元,同比下降9.3%;税前利润502亿日元,同比下降14.5%;而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96亿日元,同比下降50.5%。
住友化学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5261亿日元,同比减少860亿日元,同比下降14%;营业利润255亿日元,同比增加140亿日元,同比增加121.3%。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亏损45亿日元,同比大幅下降118.4%,上年同期为244亿日元。
三井化学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4154亿日元,同比下降8%;营业利润为128亿日元,同比下降53%;核心营业利润为266亿日元,同比下降12%,主要因基础&绿色材料板块因石脑油价格下跌导致库存评估损失;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亿日元,同比下降96%。
巨头进入战略调整期
欧洲化工行业面临能源成本高企、惩罚性碳税加重负担、全球产能结构性过剩与需求疲软叠加等困境,多家化工巨头相继收缩或优化欧洲业务,包括转让业务、解散子公司和裁员,还有的在削减支出。
8月4日,据相关报道,陶氏公司取消了与Mura Technology公司在德国博伦建设化学回收工厂的计划。7月份,陶氏宣布将关闭其位于德国博伦的乙烯裂解装置,以及位于德国施科保的氯碱和乙烯基 (CAV) 资产和英国巴里的基础硅氧烷工厂(这些均属于成本更高、能耗更高的业务)。2024年以来,陶氏已着手推进多项资产优化举措,包括关闭位于阿根廷的聚醚多元醇工厂和中国台湾的烷氧基化工厂,推迟了加拿大全球首个净零排放乙烯裂解装置Path2Zero项目的建设进度,出售软包装粘合剂业务及其在碳纤维合资企业DowAksa中持有的50%股权。
塞拉尼斯因欧洲醋酸乙烯市场持续疲软而决定关闭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醋酸乙烯单体(VAM)工厂。英力士则宣布永久关停德国格拉德贝克的苯酚和丙酮生产基地。
5月亨斯迈集团公布,决定关闭位于德国默尔斯的马来酸酐工厂。同时为了应对危机,该公司计划裁员10%。
英力士6月17日宣布计划永久关停德国格拉德贝克的苯酚和丙酮生产基地,直指欧洲高昂能源成本与二氧化碳税使其丧失竞争力。今年1月,其还关闭了英国仅存的一家合成乙醇工厂。
三菱化学转让了运营70年的塑料子公司。在7月25日,刚刚宣布退出运营36年的打印机墨粉用聚酯树脂制造业务后,7月29日,该公司再宣布,基于公司新中期管理计划2029,为了业务更好发展,将全资子公司J-Film Corporation转让给丸之内资本基金III的特殊目的实体,预计今年12月29日完成股份转让。
赢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山东蔚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于2025年7月31日正式签署《和解协议》,决定对合资企业赢创蔚蓝生物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及其青岛分公司启动解散与清算程序,原因是当前市场环境变化及公司实际经营状况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赢创预计,若全球经济不出现进一步恶化,2025年全年调整后EBITDA将达到预测区间(20亿至23亿欧元)的下限。为确保良好的自由现金流,资本支出将削减1亿欧元,降至约7.5亿欧元。
8月14日,朗盛发布二季度业绩,受全球市场环境影响,销售额下降了12.6%,至14.7亿欧元,EBITDA同比下降17.1%,至1.5亿欧元。4月初,德国朗盛完成了对聚氨酯系统业务部门的出售,彻底退出了聚合物业务。
8月11日,美国醋酸巨头塞拉尼斯公布二季度业绩,净销售额25亿美元,同比下滑4.5%。为了改善盈利状况,在2026年前再节省500-1000万美元成本,该公司有意剥离其先进电子墨水和浆料业务,以推进公司现金生成和去杠杆化的战略实施。
内容汇总由中物联危化品物流分会收集整理,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