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加快成品油质量升级工作方案》,对我国成品油质量升级“提速”的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机制作出明确部署。但由此带来的成本补偿和质量保障等问题,无疑是决定升级行动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因素。
如何兼顾特殊群体利益?
国家此前已明确,按照合理补偿成本、优质优价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合理确定质量升级后的成品油价格。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2013年9月公布的标准,各地车用汽、柴油质量升级至第五阶段时,每吨分别加价170元和160元,折合每升油加价不足1角钱。发改委此前已明确,在这一加价标准中,石油企业约承担三成左右的成本提升,其余由消费者承担。
此次油品质量升级“提速”方案,不仅涉及车用汽柴油,还包括普通柴油。普通柴油主要适用于拖拉机、内燃机车、工程机械、船舶、发电机组等压燃式发动机以及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等。
业内人士建议,对特殊行业进行补贴,减轻油价上涨对种粮农民、渔业、林业、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出租车等部分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的影响。
如何激发油企升级动力?
对已完成升级改造炼厂的调查表明,炼油设备升级改造投入少则十几亿元,多则几十亿元,此次方案实施过程中炼油企业成本增加压力较大。
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副主任祝昉说,几大国有石油企业中,目前中石油炼油企业升级改造已基本完成,中海油和中化的炼油设施都比较新,也不存在太大问题。但中石化作为我国最大的炼油企业,年代较久的老旧设备较多,而且加工原油主要来自进口,压力相对较大。
为保证油品质量升级提速稳步推进,方案对于主要保供企业的油品供应时间和生产能力均作出明确规定。同时提出,为调动炼油企业升级改造积极性,中央财政将对炼油企业成品油质量升级改造贷款给予贴息支持。
如何防范以次充好?
“面对利益驱动,要确保质量升级的效果,就必须加大监管力度。”祝昉说,在方案出台后,各部委应加快出台相关细则,在油品升级的过程中加强执行,避免让政策成为“一纸空文”。
如何防范以次充好?方案强调,进一步强化成品油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加强部际协调,大力开展联合监管与执法。加大加油站油品质量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销售不合格油品行为。建立完善的成品油标准体系、检测体系、质量监督检查体系,确保炼油企业生产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高品质成品油,严厉打击非法生产不合格油品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