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危化品物流网!www.hcls.org.cn
湖北宜昌关停产值23亿化工企业
2018-06-26   【打印【关闭】

      发展绿色GDP助力长江大保护,到2020年完成134家化工企业“关、改、搬”

   宜昌,因长江而兴。如何实现一江清水向东流?近年来,宜昌市出台产业转型升级意见、拆除沿江化工企业、全面推行河长制、建设生态廊道……连日来,长江商报记者采访了宜昌长江沿岸生态保护情况,宜昌人民正用自己的一项项行动和一步步努力,向世人宣示保护长江母亲河的决心。

      “宜昌试验”翻开生态保护新篇章

      湖北宜昌是三峡库坝区生态屏障,也是长江流域的生态敏感区,这里曾经是江豚、中华鲟、白鳍豚等长江特有物种经常出没的地方。然而根据调查,2006年,白暨豚已功能性灭绝,江豚仅剩约1800多只;到2012年,江豚的数量已经下降到1040头,其他长江特有物种也都面临资源下降的危险。

      不过,近段时间以来,宜昌等地频频传出江豚成群结队跃出水面、在江中嬉水的消息。

      宜昌市渔政监察支队副支队长莫宏源介绍,2012年时,长江江豚科考在长江宜昌水域仅监测到3头江豚;但根据最新监测确认,长江宜昌段有十几头江豚,至少有三个“家族”。莫宏源说,江豚以小鱼虾为食,逐鱼而居,随着长江大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宜昌江段水质变好,小鱼儿多了,因此把江豚给吸引来了。“从今年起,宜昌相关江段全面永久禁渔,相信会有更多江豚来‘定居’。”

      江豚被视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指标生物”,它们的频繁出现,正是宜昌近年来实施长江生态环境修复,着力推动绿色发展的最新例证。

      2016年,为打造三峡屏障,促进区域合作,共推长江大保护,宜昌启动了集生态综合守护、生态产业发展、生态公民建设为一体的长江生态治理“宜昌试验”,打响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长江生态保护战。这标志着宜昌切实担负起作为长江三峡生态屏障的特殊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使命,在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和长江治理方略、促进区域协同绿色发展中,探索一条新路径、新模式。

      通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努力,近年来,宜昌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为深入推动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宜昌企业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用绿色GDP助力长江大保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长江生态大保护正带动宜昌产业格局悄然变化,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宜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袁卫东表示,宜昌正“以压倒性力度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

      千亿产业“清零”为生态留白

      丰富的磷矿资源,让宜昌拥有了我国最早的磷酸一铵和黄磷生产企业,形成了磷化工产业链,化工产业也成为宜昌首个产值过千亿元的产业。据统计,2016年,宜昌市规模以上化工企业产值1906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达30.6%,占全省石化行业近1/3。长期以来,以磷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等为主导的化工产业,成为了宜昌的支柱产业。

      然而,化工企业的迅速发展,也给当地的环境治理增加了不小的压力。尤其是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的特殊地理位置,是长江流域的生态敏感区,倚靠化工企业这种粗放的发展方式,让这座美丽的峡江山城一度陷入“化工围江”的环保困局。安全环保隐患时刻威胁长江生态安全,长江大保护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对宜昌而言,意义尤为重要。宜昌人意识到,必须壮士断腕、刮骨疗毒,以新思想、新理念引领发展转型。

      2017年底,《长江大保护宜昌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宜昌市拿出18项堪称“顶层设计”的举措来力保长江生态环境。

      针对沿江化工企业,宜昌制定了3年行动方案:2017年底以前,沿江化工企业关停20家以上,对不符合产业发展政策和安全环保要求的限期整改或关停。2018年底以前,完成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工作。2019年底以前,长江及其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化工企业装置坚决依法关停或搬离;“整治关停区”符合入园标准的化工企业搬迁进入宜都、枝江园区,不符合标准的依法关停或转产。2020年底以前,长江沿线1公里内化工企业原则上“清零”,不再新上任何工业企业。

      史无前例的化工企业专项整治行动,正在宜昌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为行动打响“第一枪”的湖北楚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香溪化工公司,目前拆迁工作已接近尾声。在园区工作已有20多年的楚星化工园区总经理助理熊云新说:“舍不得,但是为了保护环境、保护长江,我们义不容辞。”

      近几天来,在宜昌兴发集团第一热电厂原址,上百人的施工队也一直在有条不紊地对厂房进行拆除施工。厂区3000平方米的工程,将在6月30日之前全部拆除。工厂工人余河海说:“拆了,栽树,那我们是心甘情愿的。”

      去年一年,宜昌共关停沿江1公里范围内的25家化工企业,化工产值占工业比重下降到19.8%,精细化工占化工比重提高到30.2%。这25家化工企业,2016年产值达23.4亿元。到2020年,宜昌市长江沿线1公里内化工企业将全部“清零”,完成134家化工企业“关、改、搬”任务。宜昌人正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践行自己对长江大保护的承诺。

      生态优先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宜昌市经信委主任石显银介绍,大力推进化工专项整治和转型升级,一大批企业“关转搬改”,不可避免地对当前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但全力打好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及转型升级攻坚战,这既是当前宜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着眼长远,推动工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化工转型与稳增长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转型对稳增长的不利影响只是暂时的、短期的。”石显银表示,宜昌“清零”背后不是对化工企业一关了之、一搬了之,而是引导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向高精尖、向绿色循环发展。“我们主动推进化工转型,就是为了更好地推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在加速动能转换上,宜昌坚持“两手抓”,在加速效能转换、机制转换上,也取得了明显突破。一方面,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着力打造新动能。今年一季度,全市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7.5%;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4%。另一方面,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实施企业技术改造,优化提升旧动能。宜昌市今年将完成技改投资700亿元以上,确保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不低于50%。

      袁卫东表示,今后一个时期,宜昌将正确把握长江经济带发展“五大关系”,突出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和高质量发展两大重点,以压倒性力度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坚定不移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在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均走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