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变更管理不伦不类,浮盘落底成了家常便饭” “用火风险分析比用火作业早半年,哪还有什么风险意识”“7个储罐的摘投联锁开关为一个,如果一个储罐因故摘除联锁,整个罐区联锁都将失效,这样的设计风险太高”……这是危险化学品重点县专家组近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检查时发现的典型问题。专家组表示:“这些问题需要引以为戒。”
变更管理不伦不类
“你们的变更管理不伦不类,浮盘落底成了家常便饭。”危化品重点县专家在一家外资危化品储存经营企业进行检查时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这家企业现有储罐46座,储存能力约50万立方米,主要储存汽油、柴油、石脑油、燃料油、苯、甲苯、对二甲苯等,属于一级石油库。企业提供的《储罐变更存储品种专项安全评价报告》显示,该企业120罐区的4个储罐储存品种由苯变更为苯/甲苯/汽油/柴油,已投入正常运行。
专家检查发现,变更后的储存品种会根据需要调换,这意味着存在苯与汽油、柴油储罐在同一个罐组的可能。这些储罐的装车泵为离心泵,泵出口排气阀出口未连接至密闭放空系统。这些全都不符合《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074-2014)关于“储存Ⅰ、Ⅱ级毒性液体的储罐不应与其他易燃和可燃液体储罐布置在同一个罐组内”等相关要求。
再看企业对这一变更的风险分析,在将苯罐变更为苯/甲苯/汽油/柴油等4种介质根据需要调换存储时,企业只是进行了热辐射影响分析,但对于苯罐改存汽油/柴油后,罐的呼吸阀排放处理是否符合要求、装车离心泵排气阀出口是否需要密闭、苯罐是否可以与汽油、柴油等其他罐同罐组等风险,都没有进行风险分析,也没有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专家建议主管部门取消该企业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中对苯的许可。
此外,该企业将多台装车鹤管由上装改为下装的变更中,没有进行变更风险分析;将16个汽油、柴油、MTBE储罐罐顶气相连通后进入油气回收系统,没能提供正规的安全论证报告。“罐顶气相连通,必须要进行充分的安全论证,否则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导致‘火烧连营’。”专家提醒道。
用火风险分析比作业早半年
安全风险意识较差是多个专家对该企业的评价。除了苯储罐变更中风险分析不充分外,专家抽查发现,该企业制定的《用火作业许可》制度中,没有作业前风险分析要求。
其2020年3月30日“新增蒸汽管线安装焊接”用火作业票,作业地点涂改。2020年5月14日“VRU新增管线安装动火/热工作业许可”票据显示,安全风险分析日期为2019年12月6日。
浮盘落底成家常便饭
专家到该企业控制室查看液位变化趋势、液位报警值设置等情况时发现,46个储罐中有9个储罐的液位处于2米以下,有的甚至只有几十厘米。陪检人员解释说,他们在操作中并不会特别关注浮盘是否落底,大多数储罐的液位从春节后就一直处于目前的状态。
专家提醒:“浮盘落底运行风险很高,尤其是长期处于落底状况,你们务必要确保氮封有效,并对进料流速等采取严格管控措施,以防发生事故。”
据了解,浮盘落底,容易在浮盘与油面之间形成气象空间,在物料流速过快时物料管线关口静电易聚集,极易引发着火爆炸事故。
1个开关控制7个联锁投切
在另一家以储存原油、燃料油为主的民营企业,专家了解到,该企业建有储罐7个,总罐容为21.6万立方米,为一级油库,工艺过程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系统。不过,其罐区设计的联锁逻辑中,7个储罐的摘投联锁开关为一个。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储罐因故摘除联锁,那么整个罐区的联锁都将失效。专家说,这样的设计风险太高,建议对逻辑进行修改,每个储罐液位高高、低低联锁增设独立的摘投开关。
专家抽查该企业2020年3月26日G207罐液位低低联锁摘除审批单发现,其摘除联锁的作业比较随意,既没有风险辨识,也没有监护人签字。
此外,该企业库区共有消火栓4个,全部为地下栓。消火栓单接口直径为65毫米,而目前消防车车载水泵车吸水管口径大都为100毫米、125毫米、150毫米,两者不匹配,不能满足为消防车供水的需求。现场抽查某储罐罐顶消防箱内配备的消防水带,生产日期为2011年,年代过于久远,质量无法保证。
专家说,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这样的消防设施,应急救援效果会大打折扣。